【摘 要】
: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 )技术对比研究浸泡在3.5% NaCl 溶液中的碳钢表面有机涂层在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劣化过程。干湿循环分别为12 小时浸泡和12 小时干燥,4 小时浸泡4 小时干燥两种不同干湿循环频率,其中干燥过程为298 K 和50% RH 。结果表明,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涂层劣化过程均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涂层渗水阶段,基底金属腐蚀发生阶段和基底金属腐蚀发展与涂层失效阶段。
【机 构】
: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青岛 26607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青岛 266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 )技术对比研究浸泡在3.5% NaCl 溶液中的碳钢表面有机涂层在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劣化过程。干湿循环分别为12 小时浸泡和12 小时干燥,4 小时浸泡4 小时干燥两种不同干湿循环频率,其中干燥过程为298 K 和50% RH 。结果表明,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涂层劣化过程均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涂层渗水阶段,基底金属腐蚀发生阶段和基底金属腐蚀发展与涂层失效阶段。与浸泡涂层相比,4-4h 干湿循环明显加速了整个涂层的失效过程,使得涂层在短时间内失效。同为干湿循环条件下的12-12h 干湿循环则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寿命。和全浸泡相比,不同频率下的干湿交替对涂层失效过程的加速作用又不尽相同:4-4h 干湿循环并未明显加速涂层的渗水阶段,而12h 干湿循环却延长了涂层的渗水阶段。但是,不管是4-4h 干湿循环和12-12h 干湿循环都明显的加速了涂层下的腐蚀反应起始阶段。对于腐蚀扩展和涂层失效阶段,4-4h 干湿循环涂层最快时效,浸泡其次,而12h 有明显的延长了涂层的失效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对干湿循环加速涂层劣化和涂层下的基底金属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
其他文献
采用CO2 激光对GH3044 高温合金进行表面熔凝处理,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P 和扫描速度v 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激光熔凝层主要由大量指向熔凝层表层中心部位的细长柱状枝晶组成;经过900 ℃时效100h ,各工艺条件下的熔凝层均有大量沉淀相析出,而且P/v 值越大,析出的沉淀相越细小、弥散;所有熔凝组织经1160 ℃,1h 固溶处理后,晶粒均出现粗化现象,沉淀相也减少。经900 ℃时效1
通过采用周浸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Q450NQR1 高强耐侯钢和Q345 钢的耐腐蚀性能,并测试了不同周浸腐蚀时间后试样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研究发现Q450NQR1 相对Q345 钢有更好的耐腐蚀性,且其表面的锈蚀产物膜在周浸腐蚀试验48 小时后基本达到稳定。微观腐蚀形貌及EDS 分析认为这是由于Q450NQR1 钢中的添加的Cu 和Cr 元素参与了腐蚀成膜,并促使腐蚀产物膜整齐致密。 XRD
通过实验室模拟消声器内壁的腐蚀环境,采用循环腐蚀实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碳黑对409M 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熏碳试样的腐蚀较为均匀、其阻抗值较无碳试样小;碳黑层对局部腐蚀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采用X 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研究了含Cr 钢和含Ni 钢海水飞溅区锈层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讨论了Cr 、Ni 对钢锈层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2%Cr 对钢锈层的相组成及其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钢锈层的致密度,使钢的耐蚀性略有提高。添加2~3%Ni 使钢锈层中-FeOOH 的含量明显增加、非晶化程度提高,钢锈层的致密度提高,从而使钢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利用多年累积的材料暴露腐蚀试验数据对桥梁结构钢(Q235 )的腐蚀深度分别建立了幂函数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并对两者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仅能预测Q235 钢在t=2 n 年的腐蚀深度;幂函数预测模型可预测不同钢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深度,应用范围更广,但精度较低;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综合考虑两个模型的腐蚀预测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舰艇用涂层体系耐腐蚀性能综合评分体系,为综合评价舰艇用涂层防腐蚀性能奠定了理论依据。运用此评分体系,对9 种国内外性能优异的防锈涂料进行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防腐浸泡性能以及盐雾试验、湿热试验、耐阴极剥离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等防腐性能实验室综合对比试验,该对比试验的目的是考察现用的“环氧防锈漆”与国内外性能优异的舰艇用涂层对比,是否达到或超过其长效船底漆性能。
本论文采用恒位移WOL 试样测定KISCC 的原理对已在海洋平台户外和海水飞溅区暴露2 年的TA15 钛合金样及原始TA15 钛合金样进行应力腐蚀行为研究。探讨了TA15 钛合金预制裂纹的条件,并用裂纹终止法测量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确立了应力场强度因子KI 与裂纹瞬时扩展速率 da/dt 之间的联系,并绘制了lg(da/dt)~KI 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对试件断面进行分析,对其断裂特征进行了
本文研究了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检测咪唑啉缓蚀剂残余浓度的方法。研究发现,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类缓蚀剂在235nm 处有最大吸收波长。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值与浓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在pH 4-10 范围内均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对咪唑啉进行定量分析。甲酚红、溴甲酚紫与刚果红三种显色剂的加入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大咪唑啉在纯净水中的吸光值,从而提高了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检测咪唑啉浓度的检出限及灵
钢是最常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这些设备主要是处在大气环境下进行服役的,必然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大气腐蚀。钢的大气腐蚀的本质是发生在薄电解液膜下的经历干湿循环的电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对外界大气环境十分敏感。影响钢大气腐蚀的外界因素主要分为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大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指大气中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大气环境,
本文应用低碳钢丝束电极模拟了混凝土中碳钢局部腐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取3% NaCl 溶液浸泡与干湿循环法加速砂浆内的电极腐蚀,虽然全浸初期电极表面的钝化膜可能会发生轻微的局部溶解,但同时也迅速消耗了砂浆内残余氧,导致电极电位负移,此时碳钢的阳极溶解完全受砂浆内低的氧扩散速率控制。在干湿循环的湿周期,Cl -离子可借助砂浆中的毛细孔扩散到钢筋/混凝土界面,诱导局部腐蚀产生,随后腐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