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及MRI诊断

来源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及MRI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在CT上有16例可见明显液-液平面,其上缘CT值低于下部,其中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而MRI图像上除1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未见明显液-液平面以外,其它20例均有明显液-液平面。且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软组织肿块显示得列加清楚。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大部分病例在CT和NRI上出现有液-液平面,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不是惟一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13例股骨慢性骨髓炎清除后骨缺损,平均骨缺损长度8.7cm.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1~32个月,骨缺损接触并全部愈合,骨延长区骨生长满意,切口一期愈合,窦道和骨外露消失.骨延长6.8~14.5cm,平均外固定指数19.7d/cm.依据Paley的评定标准进行骨愈合评定,优为11例,良为2例;功能评
目的:报告带腓血管复合组织瓣治疗跟骨骨髓炎临床应用研究.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应用腓血管复合组织瓣治疗跟骨骨髓炎47例,皮肤缺损面积约2cm×2cm-5cm×5cm,骨缺损约1.5cm×1cm×2cm-3cm×3cm×4.5cm.结果:术后随访6月-6年,骨髓炎病人未见复发,47例病人均未二次植骨,所有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皮瓣质地、颜色接近受区,组织瓣无明显臃肿,无穿鞋障碍,外观好
糖尿病患者并发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感觉异常,足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感染、溃疡、深层组织破坏(骨关节畸形,骨髓炎,坏疽),介绍了该病的分级情况,总结了其诊断技术包括询问病史,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对于糖尿病足医生,保肢是首要业务,能保肢的不截肢,保肢靠多技术协作(内分泌,血管,介人,创面,矫形,整形,中医外科、康复)。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Ⅰ期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7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在行病灶清除,切除长段死骨后,缺损长度8~22cm,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Ⅰ期修复骨缺损.结果:经术后12~45个月的随访,窦道愈合率95.5%,窦道不愈合率4.5%,经二次窦道清除后愈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平均功能恢复为正常功能的79%,移植腓骨愈合平均4.2个月,骨折2
目的:通过观察平乐正骨手法结合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合适的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平乐正骨手法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式、手术时间、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进行8~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的各项结果指标,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在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膝关节感染62例,其中应用ILIZAROV组合式外固定架对42例膝关节感染患者行关节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5~12个月,膝关节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月.依据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2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5.2%.结论:ILIZAR
目前,随着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其术后良好的患者满意度,越来越多的膝关节炎症性关节炎及少数创伤性关节炎后期患者接受并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以期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局部注射能避免静脉给药造成的其他部位纤维蛋白降解受阻,理论上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马云青等18研究表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TKA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本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解决老年入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后的的良好方法,但TKA围手术期的失血并不仅仅是术中及术后引流的出血,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不可见的"隐性失血".隐性失血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会造成术后贫血,行走功能恢复障碍,延长卧床时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造成很大影响.本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初次单侧TKA患者使用氨甲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VAC技术治疗外伤后足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35例足部外伤后足部感染创面,均合并骨质外露.男16例,女9例;年龄23 ~ 76岁,平均5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机器碾压伤1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5cm×6cm~6cm×10cm.所有患者一期均给予扩创并利用VAC技术对感染创面进行封闭负压治疗.二期利用腓动脉
会议
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为DAI 98例,从中挑选临床及MRI资料完整的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还先后做过CT检查).结果:36例DAI早期MRI均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裂、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实质出血灶30例,呈斑点状,直径大多< 2.0cm,主要位于胼胝体、脑干、小脑、基底节区及皮髓质交界处;蛛网膜下腔或/和脑室出血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