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生物节律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适应环境昼夜变化的内在机制与表现.尽管不同生物近日节律的自运行周期不同,但在昼夜交替环境下都会表现出24小时的生理和行为节律.在非24
【机 构】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006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苏州215006TexasA&MUniversity,CollegeStation77843,USA
【出 处】
: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六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生物节律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适应环境昼夜变化的内在机制与表现.尽管不同生物近日节律的自运行周期不同,但在昼夜交替环境下都会表现出24小时的生理和行为节律.在非24小时周期的极端环境里,生物节律的周期、相位及振幅等参数都会发生改变.
方法:以粗糙链孢霉为材料,首先分析了在不同T周期下粗糙链孢霉的适应性,发现粗糙链孢霉的生长并非在24小时周期下最快,但是粗糙链孢霉在LD12∶12条件下无性微孢子所占比例最高.
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粗糙链孢霉的导引范围,揭示粗糙链孢霉在很短的光暗周期下(LD<2∶2)仍然会表现出孢子释放节律,但是其生物钟核心蛋白FRQ的表达及磷酸化节律仅在T≥LD3∶3时周期被T周期导引,当T周期<LD3∶3时FRQ的节律出现周期接近24小时的自运行.通过实验及建模分析,发现在T周期<LD3:3时粗糙链抱霉所表现出的周期与DD条件下的周期存在差异,提示在短周期条件下检测自运行周期可能存在较大偏差。检测了生物钟基因缺陷菌株在一系列短周期环境下抱子释放节律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这些缺陷菌株里抱子释放节律仍然可以被导引,提示短周期下抱子释放节律的调控机制是独立于近日生物钟的。但是,泛素化E3连接酶FWD-1缺陷菌株在T周期<LD6:6时抱子节律丧失,说明调节短光照周期导引的因子受到FWD-1的调控。还在对多个光感受器相关的突变菌株进行分析,以从中鉴定出短周期下的节律控制因子。
结论:本工作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生物节律的基本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极端环境如近地轨道飞行等特殊条件下的节律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microRNA (mi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主要通过沉默其靶基因的表达,调控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途径和胁迫响应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具有一定的跨界调节作用
Exogenous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is a potent initiator ofgene silencing in diverse organisms.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
粒型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性状,研究粒型的遗传效应对水稻高产育种有重要意义。我们曾筛选到一个含有GW2 基因稀有突变位点的特大粒粳稻TD70(单籽粒重约70mg),并鉴定出小粒
水稻Wx 基因不仅是调控稻米淀粉合成的主效基因,而且对籽粒粒重的形成有关键影响.本研究对以半糯粳稻品种宁0145(携带Wx-mq)为母本,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1(携带Wx-b)为父
我国发酵行业普遍存在缺乏菌种产能地、产品稳定性差以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在提倡全民创新的大背景下,以及争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等现实意义下,如果实现发酵企业的升级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除了能够形成杀虫晶体蛋白外,也普遍产生几丁质酶.该酶不但可以增效Bt的杀虫活性,还能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研究发现多数Bt菌株
微生物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微生物操作技能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典型的验证性实验课程.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基础性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使得在对学生学
环境中绝大多数细菌尚未被经典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所分离纯化培养,这无疑限制了研究者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一般认为微生物不可培养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条件无法完全构建特定
在稻田生态系统,与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的有机农业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依赖于自然降解的氮循环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建立一种生态友好的农业模型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