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MM5/CMAQ 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针对有代表性的重污染时段(1月11~20日),设置了5种不同时刻的减排方案(在1月16日重污染峰值的提前4天、提前3天、提前2天、提前1天及当天减排),对比在同样的减排比例下,不同时刻开始减排的效果差异.对比发现,在峰值时段提前削减比峰值当天削减PM2.5浓度下降更为明显,而且提前削减的越早,PM2.5浓度下降就越明显.但是随着提前
【机 构】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成分研究所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MM5/CMAQ 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针对有代表性的重污染时段(1月11~20日),设置了5种不同时刻的减排方案(在1月16日重污染峰值的提前4天、提前3天、提前2天、提前1天及当天减排),对比在同样的减排比例下,不同时刻开始减排的效果差异.对比发现,在峰值时段提前削减比峰值当天削减PM2.5浓度下降更为明显,而且提前削减的越早,PM2.5浓度下降就越明显.但是随着提前天数的增加,峰值PM2.5浓度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提前1天削减比峰值当天削减要多下降24.6μg/m3,提前2天削减比提前1天削减多下降14.3μg/m3,提前3天削减比提前2天削减多下降15.2μg/m3,提前4天削减比提前3三天削减仅多下降6.5μg/m3,减排收益较之前显著降低.因此,针对某些重污染事件的应急减排,可以综合考虑减排成本和减排效果,选择合理的提前减排时间,提高减排效率.
其他文献
许多气象学家从事于用冬季风物理参数来表达中国冬季气温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的研究,亦即中国冬季气温指数的设计研究.在已发表的众多指数中,对中国中东部以及西南部的气温分布和变化表达并不理想.2008年,朱艳峰利用500hPa 风场EOF 第2向量分布设计了一个中国冬季气温指数(以下简称TSE),解决了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设计,但该指数对中国西南地区(包括甘肃、四川、云南、新疆以及西藏)仍不理想.本
本文利用NCEP/ NCAR 再分析资料和CMAP、GPCP 卫星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东亚与北美东部地区(简称美东)降水和大尺度大气环流季节演变特征的差异。结果显示,东亚和美东地区冬季环流形势较为相似,而夏季差异则较大,这正是东亚为季风区,北美为非季风区的表现。此外,基于季风的两大特征量“风”和“雨”,分析了两地降水和低空风场季节变化的显著差异:东亚副热带地区降水季节变率大,呈“夏湿冬干”的季风降
本文通过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MV-EOF)方法研究了东亚低层环流和降水场在90年代中期经历的一次明显年代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春季(3-5月)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在90年代中期有明显年代际转折,而夏季(6-8月)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同样于9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年代际转折.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国南方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春季和夏季季节反相变化关系,即在90年代中期以前后,中国南方降水春季年代际减少,夏季年代际
利用1979—2012年欧洲中心月平均的ERA-Interim 资料和1979/1980—2007/2008年中国733个气象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采用计算标准差、经向梯度等方法对东亚地区的地面温度场、风场、积雪日数以及低层温度场、风场、相对湿度场进行考察,并且考虑风向频率和矢量风的分界线,分析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带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温度场、风场、相对湿度的标准差场或经向梯度场均在我国华南有
本文基于海气多要素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El Ni(n)o 事件(中部型,简称CP;东部型,简称EP)发展年的印度洋海温异常特征及印度洋偶极子(简称IOD)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两类El Ni(n)o 事件的发展年均有IOD 出现的可能,EP 事件与IOD 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CP 事件则与IOD 无紧密联系.在发展演变过程中,EP 期间的IOD(简称EP-IOD)由春季的海盆尺度的冷海温发展而来,
本研究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MM5/CMAQ 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模拟了2012年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同时根据未来可能采取污染源减排控制措施,进行了2012年全年的减排效果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模式系统能较好捕捉PM2.5的变化趋势,2012年宝联站 (116.28E,39.93N) 和上甸子站(117.12E,40.65N) 观测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与0.48,但秋
We present a two-year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urface ozone at Dangxiong (30.48oN,91.10oE,4187m),a remote highland site in a southern valley of Nyainqêntanglha Mountains,Tibetan Plateau,China.The month
利用差分淌度粒径分析仪(TD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分析仪(APS)在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开展颗粒物(直径3nm~10μm)数谱分布特征的观测.分析了不同天气(包括沙尘天气、新粒子生成事件和雾-霾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数谱分布及其与气象要素和气团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尘天气条件下,上甸子站受西北方向的气团控制,风速较大,粗粒子数浓度明显增加,PM10的质量浓度可以迅速增加到毫克每立方米的量级.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