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铈的毒理学试验结果汇报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基因组学技术,对3-5环的PAHs[菲、芘、苯并(a)芘(BaP)]暴露的斑马鱼胚胎进行全基因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从受影响的信号途径中预测可能的毒性效应并进行验证。
本文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及活体动物实验,探索粒径20nm不同浓度梯度的纳米银对脑神经产生的毒性效应。体外细胞实验证实,纳米银暴露可诱导神经细胞内氧化水平升高,进一步启动caspase通路,实现依赖凋亡途径的细胞毒性效应。
本文通过引入LSPR改变分子印迹聚合物光子晶体传感器响应信号的灵敏度,然后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有机相可溶Au NPs,垂直沉降自组装法堆叠PC模板,热聚合法制备Au-MIPPC复合物,并用MCP印迹的Au-MIPPCs检测MCP小分子。可观察到PC结构色的变化,MCP印迹的Au-MIPPC(EGDMA含量为0.1mL)在检测MCP小分子前后从绿色变成淡黄色。
本文采用放射性14C示踪技术,研究了TBBPA在具有厌氧、厌氧两种区域状态的淹水土壤中的代谢产物形成。结果表明,水淹土壤虽然能促进TBBPA降解,然而形成了大量环境行为和毒性不明的代谢产物,特别是O-甲基化产物在土壤中相对持久,且比母体化合物有更强的亲脂能力,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好氧-厌氧共存的环境普遍存在,如水稻田、湖泊和河流的浅水区域及消落带等,TBBPA在这些环境中的风险和毒性研究应考虑这些
本文研究了外源锌刺激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内锌离子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它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肾上皮细胞293T的细胞周期、凋亡和活性的相同或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高分辨二维凝胶电泳(2DE)展现了在外源锌刺激A549细胞24 h后细胞中可溶性全蛋白质组表达模式的变化;运用MALDI TOF/TOF和Mascot数据库搜索、分析并鉴定出18个差
本文重点探讨了激肽释放酶(PK)调控多肽YY(PYY)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首先将PK与PYY肽段进行离体孵育反应,通过质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反应与反应时间及反应剂量相关。然后利用小鼠血浆进行了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在活体内PK对PYY具有重要的生理学调控功能。为相关生理学、病理学或毒理学过程中的相关效应提供有用的分子作用机制阐释。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对AA血红蛋白加合物和疏基尿酸加合物进行合成。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进行鉴定,并进行精确质量数的确认,最后通过方法学论证利用UHPLC-MS/MS建立多重反应监测(MRM)的定量方法,为丙烯酰胺体内生物标志物的暴露和风险评估奠定方法学基础。
在水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复合毒性效应。纳米二氧化钛(n-TiO2)由于其在工业、水污染处理和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而存在于水环境中。本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5nm)对十溴联苯醚(BDE-209)和五氯酚(PCP)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n-TiO2(0.1mg/L)可与BDE-209结合并增加斑马鱼对BDE-209的生物积累和代谢;BDE-209
六溴环十二烷(HBCD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本文对深圳市普通城区居民母乳样品中的HBCDs三种非对映异构体(α-、β-、γ-HBCD)负荷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与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就HBCDs负荷水平与人口学特征因素及饮食因素做了一些相关性分析。
环境污染物对于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已有很多研究,但大部分主要集中单一污染物的雌激素效应或抗雌激素效应,两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很少,尤其是相反作用的污染物的联合效应更少。本研究选取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onyphenol,NP)与抗雌激素来曲唑(letrozole,LE)联合,选取多种生物指标,对鲫鱼(Carassius aumtus)生殖内分泌毒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20 μg/L NP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