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湾水质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来源 :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乐清湾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乐清湾各主要水质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湾内化学需氧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变化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无机氮的全湾平均浓度值由1985年的0.04mg/l增长到了2000年的0.84mg/l,而无机磷的全湾平均浓度值由1981年的0.007mg/l增长到2000年的0.047mg/l.在空间分布上为湾顶海域大于湾口,表明污染来自陆域排放.乐清湾近年来重金属富集现象并不严重,其在湾顶与湾口的浓度值基本相等.因此乐清湾的水质变化主要表现为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变化.
其他文献
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取决于二次场衰减时。对于阶跃源激励的平面电磁波,可在均匀全空间的条件下导出给定时间内阶跃脉冲到达深度的解析公式,此式只与观测时间和大地电磁
可控源电磁测深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可控、工作效率高等优势;浅层瞬变电磁法无静偏移和地形影响;我们将两方法结合,开展了浅层地质目标勘探方法的研究。在两种资料
黄河河口系典型的弱潮多沙堆积性河口,黄河河口泥沙的输移扩散和沉积过程是决定河口演变发展特征的首要因素,黄河河口任何一项治理措施的提出,无一例外均与河口泥沙的输移和
大地电磁法具有较大的勘探深度,为我们提供了探测深部地质结构的方法,而构造运动背景资料及基础地质知识是其资料解释的基础,本文以结合南盘江及西双版纳地区的一些资料,介绍
自然科学发展首先需要强大的经费投入和先进的科学设备,现代地球科学发展更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为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普遍加强了对自然史的
掌握河口海岸环境与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开发与应用河口海岸环境与资源、实现河口海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个完善的河口海岸地理信息系
人们对黄河口演变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对黄河口自然演变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黄河口治理措施的成败.从1855年至今,黄河三角洲体在以极高含沙径流和弱潮河口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
在渤、黄、东海的海洋动力系统中,潮汐能量占主导优势,尤其是M分潮.西北太平洋潮波进入东中国海在渤、黄、东海陆架传播的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这种能量传递对渤、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