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取象比类法是一种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是中医药学最基本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笔者体会,取象比类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则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机 构】
: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5035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象比类法是一种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是中医药学最基本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笔者体会,取象比类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则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白芍,为历史常用中药,芍药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为其特征性有效成分。近5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药理作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对近5年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其选择标准为芍药苷对神经系统具有明确药理作用。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起止日期为2010年8月至2015年4月,在相关研究的近400篇文献中,共计22篇符合选择标准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萨伊组,除空白组给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用56%酒精灌胃,用量为第一周0.8ml/100g,以后每周增加0.1ml(直至增加为1.5ml/100g),连续灌胃8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血清中T
目的:应用LC-MS技术发掘刺五加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在刺五加靶点网路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灌胃给予刺五加提取物,剂量为316 mg/kg(相当于人类的生药量270g,正常剂量的10倍)给药后在O、0.5h、1h、2h、4h、6h、8h、12h、24h对大鼠进行腹主动脉采血.采用UHPLC/qTOF-MS方法对刺五加提取物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联合UNIFI工作站进行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组织CYP2E1、CYP3A4的基因、蛋白表达,初步观察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肝药酶两个亚型的诱导作用,为探讨甘遂与甘草配伍实质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组。其中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取肝组织液氮冻存,采用RT-PCR和weste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鼠结肠细胞凋亡及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of Cajal,IC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对大鼠结肠细胞凋亡及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熟大黄组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生大黄组和酒大黄组结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
目的 对伞形科植物当归、川芎中主要共有芳香酸类和苯酞类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通过查阅CNKI、维普、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当归、川芎中主要共有芳香酸类(阿魏酸、咖啡酸、绿原酸)和苯酞类(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正丁烯基苯酞)成分在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当归、川芎中芳香酸类
目的:探讨连翘脂苷A对Caco-2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的外排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刃天青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连翘脂苷A对Caco-2的细胞毒性作用.以P-gp底物罗丹明123(Rh-123)为荧光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不同质量浓度连翘脂苷A对Rh-123细胞蓄积的影响,考察不同质量浓度连翘脂苷A对P-gp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连翘脂苷A在1~80mg.L-1时,与阴
目的:通过优选特定比例下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及肝脏CYP450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药效或毒性反应是否与反药组合相关,及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接种Walker-256腹水细胞的方法复制大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呋塞米阳性药组、比例全方组、比例全方去醋甘遂组、比例全方去炙甘草组,比例全方去炙甘草醋甘遂组,除
中医药是在不断继承中得以发展至今的,但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中存在对中医思维、中医药经典及临床经验等继承不足的现象,明显制约中医药的发展。应加强中医药继承,对中医药学中有用的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继承,构建以"继承"为主导的教学平台,培养"能力"型中医药临床人才。
目的:构建《中药学》知识结构新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提出初步构想,并先后在武汉、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编写会上进行了讨论和论证,得到了全国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结果:简要概括为"五增加"和"二强化".即:1、增加处方用名.所谓处方用名,即临床医生开具处方时常用的药物名称.长期以来,临床不规范使用处方名的现象时有出现.规范中药处方用名是中医临床的当务之急,也是《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