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年无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来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1954-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惠安县年无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惠安县年均无降水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年际及相邻年间差异较大,共经历三次显著的波动,1954-1962年和1972-1979年间呈减少趋势,1963-1971年和2002-2009年呈增加趋势,1980-2001年和2010-2013年相对比较稳定,1971年发生由增加趋势转为减少趋势的突变;年无降水日数变化过程存在时间尺度为准3a、6a、14a和43a的周期波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准3a的变化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年无降水日数变化相对平稳,之后增加趋势明显;惠安县年无降水日数的增加与干旱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
其他文献
本文研制出了一种低延迟输出(数据传输问隔可达100ms的适用于地震预警的通用地震数据采集器。该仪器的硬件结构与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该系统没有使用DSP数据处理模块,所有的FIR数据滤波运算都是在CPU上进行的。在低延时数据处理方面,为了尽快地获取到地面震动数据,在内核部分对实时数据流打包机制进行了重新组织,将传统以秒为单位组织数据的方式修改为实时数据流缓冲区加时问索引结构的
青藏高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近东西向分布的构造缝合带,自南向北依次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阿尼玛卿-昆仑-木孜缝合带以及昆仑构造复合带.正因为这些缝合带的存在,青藏高原被普遍认为是由多个地体在不同地质时代在经历了多期次碰撞拼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地质构造单元.作为中生代关闭消亡的中特提斯大洋的产物,因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这一构造带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备受
根据本次系统的野外采样和测试分析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大别-胶南造山带温泉气的特征得出如下儿点结论和认识:(1)温泉气体中主要组分是N2,其来源除了大气来源外,其余主要来源于生物有机质或岩浆岩。而CO2含量很低,均为壳源。(2)北段温泉及南段的个别温泉逸出气中CO2(δ13C>-10‰)为壳源无机气,属岩石化学成因。其余温泉(δ13C>-10‰)为有机成因或至少存在有机成因的混入。还有部分S
本文按照要求研制出了具有先进性能、高效工艺方法的地震物探爆破孔钻具及配套工艺器具,室内测试及室外实钻试验,证明钻机及工艺器具和工艺方法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实施我国深部探测工程的地震物探施工提供了新型高效设备及技术方法。对其他地质勘探所采用地震物探施工提供实用和高效的技术支撑,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意义。通过进一步地优化和完成,将在我国地震物探施工中发挥积极作用。反循环地震物探爆破孔钻进成孔技术具有
随着地震处理、解释软件的发展,地震勘探精度的逐年提高,产生的三维地震叠前数据体也从几十GB 上升到几百GB,并逐年上升,从而给地震叠前海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带来了新的挑战;采用LOD层次细节模型技术,就海量数据绘制框架进行技术讨论,并对数据组织、多分辨绘制与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海量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显示实例.针对海量数据多分辨绘制应用的共性,设计了一个面向多分辨绘制的多线程应用框架,该
本文根据全液压顶驱高转速、大扭矩特性设计了全液压顶驱闭式容积调速回路.基于SimulationX软件建立顶驱容积调速回路仿真模型,分析其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载荷变化情况下,可实现顶驱主轴恒转速控制.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细粒子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大气能见度,对人体健康具有负面影响,其形成过程已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发现酸性无机颗粒物种子如(NH4)2SO4和H2SO4可引发VOCs的异相表面酸催化反应,从而促进SOA生成2.作为大气中含量最高的颗粒物之一,矿质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和区域空气质量都有重要影响,也能够极大地改变典型气态污染物(VOCs、NOx、SO2等)的大
本文利用山东全省74个气象站的1980-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主要采用日均值、14时、和任意时次3种霾日的判别方法对山东地区的霾日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以下规律:量级差异是最明显的特征,任意时次法计算的最多,14时法计算的最少.对于区域平均而言,三种方法的霾日分布中心相似,讨论90年代末以后山东区域平均霾日变化特征时,三种标准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对于季节变化规律而言,三种标准均发现在200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徐州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影响,利用该区1960-2012年间6个气象站的观测资科,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各站的潜在蒸数量,由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之比构建干燥度指数.结果表明,该区地表干湿状况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1960-1979年相比,1980-2010年间潜在蒸散降低了4.9%,降水量减少了6.4%,相应地,地表干燥度增加了3.1%.该区干燥度指数西北高东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年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