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2015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减轻缺氧复氧引起的细胞毒性损伤、保护神经元细胞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缺氧复氧(OGD-R)神经元损伤模型;2分空白对照组、OGD-R组、OGD-R加不同浓度依达拉奉组,检测不同时段LDH释放量、Caspase-3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计算核固缩比例),并进行比较来评估依达拉奉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3选择适当浓度的依达拉奉及依达拉奉并特异性AKT阻断剂LY294002和MK2206对细胞分别进行预处理后再行OGD-R处理,用Western-blot检测ERK、AKT及Bcl-2蛋白表达,RT-PCR检测BDNF、Bcl-2 mRNA表达,ELISIA检测BDNF蛋白表达,相应试剂盒或试剂检测LDH释放量及Hoechst33258染色。分析比较相应数据探讨依达拉奉在OGD-R模型中可能的保护机制。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为重要的病变基础,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栓子阻塞血管,直接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事件。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是中枢神经系统隐匿性血管畸形的一种,临床上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大类。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半球的器质性损伤引起对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在1个或多个方面的失调。其病态语言过程,是临床评估失语症类型、预后、制定
  文章对风气、伤寒卒病等的涵义作了溯本求源的论述。认为仲景"风气"并称,非为凑足音节,乃因风即是气,气即是风。而风有正风邪风,气有正气邪气,人之所赖乃天地之正风,人之所病乃
  Sneddon's综合征(SS)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由Champion等在1960年首次描述,1965年Ian Bruce Sneddon命名,报道了6例有广泛的皮肤网状青斑、神经系统症状、动脉性高血压和肾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先天性或适应性免疫反应修饰脂蛋白及血管壁损伤的免疫应答驱动的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驱动的辅助性T-1或调节性T细胞在动脉粥样
会议
  目的:脑卒中后,缺血区的小胶质细胞以及外周来源的巨噬细胞(Microglia/Macrophage,M/M)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极化表型(M1型和M2型)。尽管最近有的大量文献描述了它们各自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