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相关论文
目的分析一起广泛耐药伤寒暴发的临床特征,为耐药性伤寒诊治提供经验。方法纳入2022年1月27日至2月1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
有关伤寒六经传变的方式和原因,是历代注家争论的热点。清末岭南中西汇通医家陈珍阁在其《医纲总枢》中亦涉及对伤寒六经传变的认识......
中医的临床基础在应对热病(疫病)的过程中奠定。历史上温疫与伤寒的对立,是为了摸索临床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疫病的诊疗有其特......
读懂伤寒和做好临床关系密切。从疾病、文本、杂病、类病等角度解释伤寒,从热病的规律、杂病的规矩、辨证的基础、诊疗的格局探讨中......
清代巴蜀医家王春田著作《寒疫合编》,汇集了王春田多年的疫病临证经验与心得:欲使世人明辨寒疫,强调伤寒为治疫之本,将伤寒、瘟疫并论......
通过历代文献梳理,从发病节气、气候变化、临床表现和方药反证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伤寒或温病进行辨析。认为本病属于伤......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开始渗透于中国,并逐渐走入普通民众。以张锡纯等人为首的名医大家开始着眼于此,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经典进行再......
通过对温病学中疫病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进行了大体解读,提出认识和防治温病中的疫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从中医疫病......
本文对我国伤寒Vi多糖菌苗研制协作组制备的伤寒Vi多糖菌苗进行接种反应及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并以其稀释液作为对照,对777名接种者的反应观察......
张志远教授治疗外感风寒采取截断逆转,表里双解,祛邪外出之法,治疗外感温热重视运用清热解毒药物,辨识卫气营血的系列传变.外感发......
丁甘仁(1865—1926),孟河医派丁氏学派创始人,孟河医派后期之领袖。丁氏学识渊博,除重视钻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肆虐全球,导致2.8亿人患病,520万人死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野生1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大幅减少,缩短了全球......
目的:探讨肥达反应、伤寒杆菌H抗原检测与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06月~2020年2月期间来我中心检查的80例疑似伤......
目的 评估肥达试验和Tubex试验在伤寒、甲型副伤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06-2012年广西伤寒、甲型副伤寒常规监测和暴发疫......
民国时期出版日本伤寒医籍共计21种,其中大部分在1920-1939年代出版.而原著多成书于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且多为汉医名家之作.这些医......
选取"伤寒四物"方、"治伤寒逐风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久咳逆胸痹痿痹止泄心腹久积伤寒方"4首出土简牍治伤寒方,......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对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太阳中风的病机是风邪引动木气升散太过,阳气浮动、外泄产生的疾病,其病......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这是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对于伤寒与温病异同的深刻认识.叶氏将伤寒与温病就辨证......
《易经》探讨医学,为历代医家所遵循.中医学理论源于易学,从五运六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争论不休的左肝右肺等问题,应用《易......
许叔微为宋代著名新安医家,其所著《伤寒九十论》所载医案大多选用仲景经方,但又不拘于经方,针对病证的变化能灵活化裁,所用方剂简......
关于《伤寒论》中六经的本质是什么后世有多种解读方式,有人称来源于经络,有人称其为六个符号而没有具体意义,有人称其为六个阶段等等......
刘渡舟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他博览医籍,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思辨灵活.刘老辨证长于抓主症......
目的:观察化湿醒脾汤治疗伤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伤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
经方作为中医方剂之园中的一支奇葩,历经二千余年的检历,显示出无可争辩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广泛运用.疗效卓著是经方最......
伤寒是消化系统常见传染病之一,白细胞总数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常作为伤寒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本文报告了伤寒引起血小板减少24例,......
伤寒是江西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来,其发病数一直稳居江西省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几位。2003年江西省伤寒的发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伤寒副伤寒一直是江苏省主要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其流行菌型常发生变迁。为较全面地监测我省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株的耐药情况,现对该......
世传叶氏、、、等,均是门人荟萃编辑而成,一直被众多临床学者视为"枕中秘".本文就中"三消"的学习体会进行了介绍.......
黎有卓根据越南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将寒邪分为中寒、感寒与伤寒,并指出越南之人多伤寒挟虚,并确立“伤寒三法”:先辨病因分内外,感受......
伤寒沙门氏菌能通过粘附、侵袭、定居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并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肝脏、脾脏,进一步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粘膜、细胞和体......
期刊
对76例伤寒患者高热期骨髓涂片中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等)现象进行观察,发现吞噬功能增强的48例中,轻型40例(83.3......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46例耐氯霉素伤寒的临床与细菌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特点如下:1.大多数患者呈急性起病,且常伴有畏寒或寒战;2.全身中......
以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技术检测伤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31份经细菌学证实的伤寒血清PAP法检出阳性29份,阳性率为94%,其......
期刊
针对一起于2016年6—9月发生在江阴市新桥镇的伤寒疫情开展暴发确认和传播因素分析。首先收集分离自确诊病例的14株伤寒沙门菌;再采......
采用氟嗪酸治疗伤寒20例、菌痢32例、淋球菌感染50例,共102例;均为成人,男53例,女49例。每日剂量为400~600mg,分二次口服。结果表明,伤寒......
氟嗪酸治疗伤寒64例,剂量每日600mg分两次口服;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1例,剂量每日600~800mg分两次肌注或静滴。结果:氟嗪酸组临床有效率及......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特征,为伤寒/副伤寒的防控、监测策略制定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09......
目的 分析2012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数据,了解全国疫情态势和高发省份发病、人群特征变化趋势,为制定全国和高发地区防控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