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消失模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

来源 :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t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比消失模铸造和空腔铸造充型特点的不同,提出了充型过程中界面推移位置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在此基础上,在液态金属-模样界面设置适当的速度边界条件,用SOLA算法计算了液态金属的流场;通过给出界面上的比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求解能量方程,耦合计算了充型过程中的温度场.根据充型结束时计算得到的铸件及铸型温度场,通过求解三维不稳定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计算了铸件凝固过程的温度场.从而根据文献介绍的判据,结合消失模铸造型壁移动值变化的规律,预测了球铁件消失模铸造的收容缺陷.计算结果与实际铸件解剖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综述了国外高性能挤注炸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两种以HMX为主炸药,聚氨酯型弹性体为粘结剂和含能增塑剂所组成的高性能、低感度挤注炸药的制备工艺和主要性能,并对挤注炸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热轧低碳钢在输出辊道上冷却模式对相变的影响.以低碳钢Q235B为例,计算了三种不同冷却模式下,相变温度、铁素体相变的演化过程以及组成相的体积分数.研究表明,冷却模式对温度-时间曲线、相变开始和结束温度以及铁素体相变的演化过程影响较大,但对最终组成相的体积分数影响较小.
采用环-块接触方式,对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和常规氧化锆涂层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摩擦副对偶材料选用不锈钢.实验结果表明:在载荷为20~80N干磨条件下,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氧化锆涂层的摩擦系数与常规氧化锆涂层差别不大,但其摩损率约是常规氧化锆涂层的2/5.两种氧化锆涂层的磨损机理与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加工细度、不同掺量、不同外加剂掺量与白水泥彩色装饰混凝土制品28d强度和90d强度之间的关系,找出了用超细硅灰石粉优化配制高强、高性能装饰混凝土的内在规律.
生长的铜薄膜普遍形成孪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这种孪晶形成的原子机理进行了研究.所用原子间作用势函数为Finnis-Sinclair型原子镶嵌法(EAM)势函数.模拟试验表明,生长铜膜中孪晶随机地出现,对沉积原子的跟踪和统计分析发现,沉积原子在入射碰撞后稳定在fcc排列位置的几率与稳定在hcp位置的几率相近;在表面热迁移中,跃迁并停留于fcc位置与hcp位置的累计时间也相近;能量分析显示,表面
本文利用X-ray、OM、EPMA等手段研究了铝-铜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经300~500℃,5min~5h扩散热处理后,铝-铜界面扩散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情况以及界面结合区的组织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界面处会生成CuAl和CuAl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相,这两种化合物相生长的位置各不相同,其与基体相界面的成分变化也各不相同,从而对铝-铜层状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作者用此结果对
1979年8月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西水乡二夹皮村发现了一座唐墓,其中鎏金六棱银杯残破成数十片,出土文物独具特色,本文从金相学方面对此进行了探索.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生产两方面分析了楔横轧内部空心缺陷产生的特点,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了适用于描述楔横轧内部缺陷的韧性断裂准则,并用该准则模拟计算了不同变形条件和工艺参数对楔横轧内部损伤的影响及缺陷产生的位置;同时,对一次成形和两次成形内部损伤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一次大变形有利于防止内部空心缺陷的产生.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的组织性能预报精度,尤其是对钢材延伸率的预报,通过对国内某厂17××mm热连轧机组进行考察及调研,对其工艺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采集了大量的生产样品,在观察、测量样品及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物理模型,提出了新的神经元网络建模方法,提高了BP模型的工作效率及预报精度.
针对150t LF精炼炉,建立了描述其内钢液流动及夹杂物行为的数学模型,对精炼过程炉内夹杂物的浓度、尺寸、密度分布进行了定量预测,考察了操作参数对LF精炼过程中夹杂物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尺寸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变化规律有较大的区别,直径小于25μm的夹杂,其数量的变化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大于此尺寸在精炼前期增加,但后期其数量由缓慢增加向降低转变.经过LF处理大于50μm的夹杂已得到基本去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