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与超高压交流线路同走廊电磁环境及接近距离研究

来源 :2015年(第二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高压线路同走廊电磁环境研究旨在通过对交、直流高压线路同走廊多种情况下的电磁环境进行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分析和归纳,得到交直流线路并行时的最小接近距离和走廊宽度,为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实现输电线路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之间的合理匹配.
其他文献
采用断口分析法、金相法对涟钢热轧590MPa级高强车轮钢在某款车轮轮辐弯曲疲劳失效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轮辐疲劳失效的裂纹萌生及扩展与夹杂物没有明显关系,而是由于车轮结构刚度不足,疲劳试验过程中轮辐与疲劳试验机台面接触的表面磨损,进而产生裂纹导致疲劳失效.
针对某1450mm热轧生产线带钢头部凸度不命中和全长凸度命中率偏低的问题,建立了精轧机组辊系变形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宽度和轧制力下承载辊缝凸度并计算了综合辊型.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优化精轧机组工作辊及支撑辊辊型,增大正弦角度;优化板形设定模型,调整自学习系数;优化凸度闭环控制功能并在线投用等措施后,该机组凸度命中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
在常规热轧生产线,轧辊磨损改变了承载辊缝形状,进而影响带钢板形.对于粗轧机来说,粗轧工作辊换辊周期较长,过钢量较大,单次磨损量也大.由于轧辊磨损和吨钢辊耗具有非线性关系,研究粗轧工作辊磨损和辊耗变化规律并制定合理、适用的换辊周期,对改善精轧带钢板形质量、避免轧制事故的发生和降低吨钢成本消耗十分必要.
针对门业板边部翘皮、黑斑缺陷,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反查和试验对比研究,找出了板坯边部裂纹是门业板基板边部产生翘皮、黑斑缺陷的根源,而钢中硫含量高、w(Mn)/w(S)偏低是门业板板坯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板坯热轧加热温度控制在1170~1200℃时可以有效减轻此类缺陷.
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是以设备状态数据为基础的综合体系,其核心是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获取.目前,获取设备状态信息的主要手段有设备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随着传感器技术、在线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越来越重要.从健全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体系以及优化状态检修闭环管理两方面总结了济南供电公司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的典型做法,有效解决了电网检修工作中的难题.
随着农网线路改造的结束,农村用电实现了"四到户"管理,宣州区农村排灌架空线路规划不够合理,存在迂回输电现象,即存在远电近用的情况。为了方便灌溉,排灌变压器一般都处在机井位置,这样变压器安装的位置就远远偏离了负荷中心,低压供电半径长,低压线损高。一到排灌高峰时期,迂回用电线路多、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过低,导致无法抽水灌溉。因此亟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排灌用电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真正解决农民排灌用电的困
变电设备在地震中的易损性极高,鉴于其特殊的结构及材料,基底隔震技术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变电设备隔震技术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变电设备的隔震目标及隔震支座参数简化设计方法,并以一台仿真变压器设备为对象,开展了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隔震后设备的地震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基于IEEE693规范需求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可以用来进行隔震参数的初步设计;隔震后设备振
本文研究目的是对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进行优化.通过对容量63MVA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值进行选择,适当降低了通用设备中的变压器短路阻抗值.运用典型计算方法分析了线路充电功率对无功补偿的影响并精确计算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合理的分组容量,结果表明无功补偿配置的经济效益得到改善.
通过变压器智能化改造将各种特性参数和结构信息植入智能化单元,运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收集到实时信息,自动分析目前的工作状态,与其他系统实时交互信息,同时接收其他系统的相关数据和指令,调整变压器自身的运行状态.
针对输电铁塔钢管构件的制作过程及受力特点,比较分析了不同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理论,对屈曲荷载计算的Shanley力学模型修正,提出了可以考虑钢管构件初始弯曲的改进Shanley压曲荷载模型,推导了相应的轴压承载力计算理论.开展同径厚比、不同长细比、不同初始弯曲幅值钢管的轴压承载力试验,试验加载结束时钢管的失效模式与改进Shanley力学模型局部一致.计算分析不同初始钢管的轴压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