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了解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基础.自2014年开始,中国主要城市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反映大气质量水平.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2014年每日AQI,探讨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减少工业污染排放和限制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对大气污染空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了解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基础.自2014年开始,中国主要城市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反映大气质量水平.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2014年每日AQI,探讨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减少工业污染排放和限制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对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了解可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且有助于探讨各地区人群健康状况不一致的原因。
其他文献
现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9.4%~10.4%,在全球的发病率为7%~12%,引起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60000例妊娠期妇女死亡,由于各地环境条件、医疗条件等不同,所得出的发病率也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害着母儿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此疾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但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具体病因和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指出,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5.60%,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畸形的约25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因患者身体先天的异常,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是影响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陕西省体表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母亲居住农村、从事商业和服务业、引产史、多胎妊娠、围孕期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围孕期主
探讨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围孕期增补叶酸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对体重较轻的新生儿影响更大,体重较重的新生儿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建议卫生部门重视低出生体重儿高发地区叶酸服用率的提高,孕期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及时按需增补叶酸。
使用了STM32F303微控制器为核心,完成了对一个80年代科研用的高精度长焦距双光栅光谱仪(SPEX1403)的控制系统的重新设计制作.本控制系统具有进行拉曼光谱测量的全部功能,性能较高,具有完善的可编程加减速功能,并且使用全速USB基于USB VCP协议与计算机通讯,上位机开发成本极低,具有很高的再开发、推广价值.
本论文设计制作出类似喷泉式的结构的放电装置,将一输液用针头固定于聚四氟乙烯底座,焊接一根阴极导线,并将一外径1.5mm,内径0.75m的耐高温石英玻璃毛细管套入针头,用胶棒胶封.当待测液体通过进液管、针头,最后从石英毛细管中溢出时,液体将成为良好阴极,并且液体阴极面积与阳极面积相等.且采用该装置对水中近十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性光谱研究和定量检测限探测.该装置不仅操作简便、稳定好.
本文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分光计平台测量并拟合得到纯水、无水乙醇、空气及乙醇水溶液等介质的共振角.首先标定出金薄膜的介电常数,再计算得到各介质的折射率,并分析了金薄膜介电常数、无水乙醇折射率的不确定度.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的同时,加深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教具是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但是对于培养教师创造性的作用尚不明了,为了确定其对于培养教师创造性的作用,以利于在教学过程能够有充分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物理教学教具对培养教师创造性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过去在这些取得很大创新教学成果的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教学教具在物理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学教具在过去培养这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验证性物理
本文通过对电子线路实验在物理师范类的教学大纲中的地位的分析,并结合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应当是培养和提升物理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的论点.通过对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为适应培养物理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而需要进行改革的观点,并就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适应培养物理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
简要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新教程》的体系结构和创新点,通过一个具体实验实例给予说明.在实验内容部分,除给出原理图外,还给出实物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明实验内容及操作技巧。在知识拓展部分,主要讲述与该实验有关的科学家传记、历史背景、创新过程,力求将物理学史融入到具体的实验之中。
对现行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了课上课下"1+1"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实施学生实验课上完成一个自己选定的实验题目后,在课下业余时间自愿组成一个由3~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再完成一个相关的拓展实验.该教学体系和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