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色及其作用

来源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l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尊大师曾经在谈到藏族教育时说:"西藏的教育,就是佛法。离了佛法,也就没有教育了。"这话虽然言过其实,却也不无道理。千百年来,藏族地区曾用寺院佛学教育代替社会的学校教育,寺院即是学校,喇嘛就是教师,佛教经典就是教材。在藏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教育机构中,除了一小部分官办的学校及私塾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或者说它已具备了学校教育的某些特征和作用。
其他文献
  在人们高度注重经济发展的今天,临夏地区的穆斯林传统文化也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使得原有的文化生态遭到相当程度的侵蚀和破坏,特别是作为穆斯林民族文化传承延续重要纽带的经
  回顾过去,我国在格萨尔文化事业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喜人,成果颇多。但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新时期格萨尔文化怎样与时代的步伐同行,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挖掘、
会议
  作者想以在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结尾部分出现的"幸福"的描述为例,提示一下从民间故事里也能读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因素,进而阐明民族民间故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会议
  宴席曲是流行于河湟地区回族群众中的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于一体的婚俗性民间曲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词健康。为给喜庆的婚礼助兴,宴席曲极尽贺喜戏耍之能事,而在尽情嬉
  壮族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花山文化是壮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瑰宝,它应该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品牌。开发花山壮族民俗文化资源应该注意其民族文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国家形成背景和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加澳两国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均受英国文学传统的深刻影响,其英语文学均起始于英国殖民时期。本文指出当英
  虎学良,中国伊斯兰教青年学者,曾于1946年着成《回教女子三字经》。本文基于该书所阐释的回族穆斯林女童的教育观,旨在对作者关于回族穆斯林女童的信仰教育、道德教育、认知
  藏族的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王传》,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这项优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和保护,《格萨尔王传》在我国的非物
会议
  新时期回族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化的巨变,这种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变化反映到婚姻家庭制度上,引起了婚姻习俗、家庭规模和功能、家庭关系、社会组织、宗教观念
会议
  成达师范学校于1925年4月24日在济南创立。当时正在济南西关杆石桥穆家车门清真寺任教长的马松亭阿訇,决心改革中国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以图振兴回族伊斯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