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了16.7%,主要是垂体良性腺瘤,垂体癌与侵袭性腺瘤均较少。垂体瘤中大约1/2-1/3是无功能腺瘤,25%-41%是泌乳素腺瘤,10%-15%是生长激素瘤,10%是ACTH瘤,其他的功能腺瘤就很少了。垂体瘤多数是单克隆的,因此往往是单个细胞的基因诱导肿瘤形成,在散发性肿瘤中,gsp肿瘤基因是最重要的,突变发生在G蛋白基因的alpha亚单位,这个亚单位也参与了下丘脑生长激素的释放,并引起持续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此种肿瘤形成模式被发现在40%的生长激素分泌肿瘤。有15%的家族性散发的垂体腺瘤(FIPA)患者是因为arly hydrocarbon receptor-interactin protein(AIP)基因突变所致。外科治疗:除了泌乳素腺瘤外垂体瘤的外科治疗是首选的,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是最经典的手术方式,术中磁共振扫描可能会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但不通常推荐。为了保存垂体内分泌功能,选择性垂体腺瘤部分切除也是垂体瘤治疗的一种方法。在柯兴病的治疗中,垂体ACTH瘤术后第一天对皮质醇水平的评估至关重要,术后第一天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臆50nmol/L(2ug/dl)提示肿瘤缓解和较低的复发率。如果术后第一周的血清皮质醇水平逸140nmol/L(5ug/dl)进一步的评估是必须的。对于有皮质功能低下患者需要尽早启动替代治疗,对腺瘤复发者可选择放射治疗或肾上腺切除。要使经蝶垂体瘤手术减少并发症,最重要的是术后随访与评估。术后评估定为早期评估与晚期评估。早期评估的时间是术后的几周内,主要关注垂体前叶与垂体后叶功能及处理术后神经外科问题。潜在的腺垂体功能破坏可能被围手术期的皮质功能应激状态所掩盖。通常的筛查方法是在手术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测清晨皮质醇,如果清晨血皮质醇臆10ug/l,应持续替代并在手术后期进行重新评估。对于垂体后叶功能要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可能在术后会发生ADH的过多与过少。因此要关注摄入量、排出量、尿比重、血清电解质平衡,DI特点是水份丢失致高钠、血渗高、尿渗低,需要去氨加压素治疗。而SIADH往往发生在术后第七天或加压素过量时,会出现低渗与严重的低钠血症,处理方法是限水。术后神经外科情况主要观察视力、神经功能、脑脊液鼻漏与感染、如脑膜炎等。在手术后期要评估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功能。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神经外科施行的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出现新的、持续的垂体功能低下是很少见的。长期进行视力、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垂体影像学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垂体瘤药物治疗:多巴胺受D2体是主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靶受体。多巴胺抑制垂体分产生泌乳素,因为80%的ACTH腺瘤也表达了多巴胺D2受体,因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也可用于ACTH腺瘤降低皮质醇。低剂量卡麦角林是最常用于治疗垂体泌乳素瘤与ACTH瘤的药物。临床指南推荐卡麦角林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低剂量卡麦角林不会导致心脏纤维化,可以用作长期治疗方案。卡麦角林也可以用于希望怀孕的妇女。肢端肥大症患者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及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治疗目标是使IGF-1正常化,降低GH水平小于2.5ug/L或更低。对恶性的垂体泌乳素癌可以用替莫唑胺治疗,可以使肿瘤缩小、泌乳素水平下降,替莫唑胺也可用于所有的垂体癌。泌乳素腺瘤是否可以停用多巴胺激动剂是根据泌乳素水平不再升高,及垂体MRI已没有微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