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一室型电解池中,首次研究了不饱和C=N 双键中氮原子被脂肪族取代基取代之后的对甲氧基亚苄基胺乙酸甲酯的电羧化反应,得到了C-羧酸化、N-羧酸化、C,N-羧酸化三种产物。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甲氧基亚苄基胺乙酸甲酯在玻碳电极上通入CO2 前后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机 构】
: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 200062
【出 处】
:
第2届国际有机电化学与工业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室型电解池中,首次研究了不饱和C=N 双键中氮原子被脂肪族取代基取代之后的对甲氧基亚苄基胺乙酸甲酯的电羧化反应,得到了C-羧酸化、N-羧酸化、C,N-羧酸化三种产物。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甲氧基亚苄基胺乙酸甲酯在玻碳电极上通入CO2 前后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其他文献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由于具有能够变速恒频运行的能力、变流器容量小、系统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系统,尤其适用于大容量的场合。本文针对采用三电平变流器构成的中压大容量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性能。
在一个已研制成功的电触发4H-SiC晶闸管的结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取消门极触发电路的情况下,其正向阻断电压随光照条件的变化,从而探讨其实现光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为使该器件实现光触发,须使用波长不长于350mm光源,最低触发光强度随其正向阻断电压的升高而减小。对一个正向额定阻断电压为780V的器件,其触发光强须不小于50μW/cm2。对光照门极的直接光触发方式和用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触发
阴丹士林染料作为还原染料,在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低,但在碱液和还原剂的作用下可还原成可溶的隐色体。该隐色体渗透到纤维表面后,被重新氧化成不溶的氧化态,从而固着在织物上,达到染色的效果。还原过程中,所需要的还原剂用量大,染色工艺复杂,并且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既不环保也没有经济效益。所以从生态学上考虑,用电化学方法取代对环境不友好的传统工艺。电化学方法分直接和间接电化学还原。采用直
设计合成了分子内带有四个TPrA取代基团和一个羧基活性基团的三联吡啶钌标记物V,分别与分子内带有一个、二个TPrA取代基以及没有任何取代基的参照物Ru(bpy)32+进行对比,研究它们在不同电极上的分子内、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协同作用下的ECL。结果表明,单纯分子内相互作用的ECL 随着分子内TPrA取代基团数量增多而明显增强,而在三丙胺外加碱存在下的分子内与分子间协同作用的共反应体系中,E
伴随着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而产生非均相接触反应的电化学过程,具有许多特点,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电化学反应过程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是通过传质控制使电化学反应器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和电流密度。因此,对电化学反应器进行传质性能的研究是必要的。传质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强电解液扰动,或者改变操作参数,以降低或消除电极表面的水力边界层来实现的。本文研究了拉伸网状电极对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传质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平板和网
有机物分子中与碳原子连接的氢被氟取代生成的化合物为有机氟化物,由于有机氟化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因此在医药、农药、新材料等领域有重要和特殊的用途。制备有机氟化物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化学氟化和电化学氟化。本文介绍了Simons法电化学氟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分析了Simons法电化学氟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选择 CH3SO2F的Simons电化学选择性氟化过程为
L-半胱氨酸和烟酸都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添加剂等方面,随着对它们应用技术的开发,市场对二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是世界上L-半胱氨酸的主要生产国,生产规模达千吨以上,占世界L-半胱氨酸产量的70%左右。2007年,我国烟酸产量达到8.5千吨。L-半胱氨酸一般采用L-半胱氨酸阴极电还原法,阳极析出氧气;烟酸为3-甲基吡啶阳极直接电氧化得到,阴极析出氢气。成对电合成与传统的电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BDD)是一种新型的电极材料,它具电化学窗口宽、背景电流低、电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本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制备了Ti/BDD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以及循环伏安法对Ti/BDD电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所制备的Ti/BDD电极的电化学氧化降解性能。
通过循环伏安和恒电位电解实验,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将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于2-甲基吡啶电氧化的有机合成体系中,研究了2-甲基吡啶在PbO2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实 验确定最佳条件为:2-甲基吡啶浓度为0.5mol/L,H2SO4浓度为1.2mol/L,丙酮/水(3:1)为溶剂,阳极电位为1.8V,反应温度为300C,SDBS浓度为1.6×10-3mol/L,电解理论电量的2
本文采用电渗析法实现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体系产品的分离,以淡化室储槽中溶液的组分含量为分析对象,分别考察电流密度、淡化室流速、温度、阴离子交换膜对电渗析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增大,氯离子迁移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初期电流密度为628.7A·m-2,当盐酸通过率为50%,电流密度调整为 456.6A·m-2,乙醛酸的迁移量最少,分离效果最好。当流速为3.37cm·s-1时,各组分迁移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