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控制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校际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位控制是工业过程中典型控制之一,常采用经典的PID控制。由于液位系统的非线性、大时滞等特点,传统的PID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比较差。 本文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NARMA-L2控制器对传统的液位系统进行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神经网络控制具有鲁棒性强、动态性能好等特点。
其他文献
介绍了军事装备系统效能的概念和原理,从可用度、可信度和固有能力三方面阐述了ADC系统效能模型,分析了在一维情况下模型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把ADC模型应用到火力控制系统效能上.
蒸发器为大型薄壁结构,其支座超出标准支座范围,为保证设计的安全性,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对蒸发器支座应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应力分布场,并采用应力分类的分析设计原理,对支座的局部应力进行了强度评定。结果表明,该容器支座区域的强度足够,可满足安全要求。由于支座区域存在局部压应力,需进行稳定性分析,为此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屈曲分析,最终确定结构临界栽荷为4.27MPa,远大于设计载荷0.1MPa,表明
本文对气体管道泄漏孔处进行了声发射检测试验,分析了气体泄漏产生声发射现象的原因,通过对不同泄漏孔直径、不同泄漏内压情况下的声发射信号处理与分析,得出气体管道泄漏声源的频率范围及幅度随管道内部压力、泄漏孔径的变化影响规律,并与管道气体泄漏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结果为气体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提供依据。
本文在高16m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通过测定表观气速、颗粒循环质量流率、床层底部截面平均颗粒浓度和压力梯度,考虑加速效应和摩擦效应,针对管内气固两相流建立一维轴向拟均相稳态模型,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整个提升管内轴向颗粒浓度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将表观浓度、只考虑摩擦效应修正后的颗粒浓度、一维模型得到的预测颗粒浓度以及实验测得的实际颗粒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位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加氢裂化技术自投用至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REAC)及其相联管道的腐蚀失效,便一直是制约其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问题,设计制造、检测评估、腐蚀原因的评判、腐蚀垢物的分析等每一个相关环节的研究都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讨论的焦点。本文对加氢裂化装置中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的腐蚀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研究注水点位置改变对腐蚀影响的方案,通过实验提出了下一步实验进行的方向和可行性。
本文使用正庚烷作为模拟燃料,基于柴油机非稳态层流小火焰燃烧模型,结合正庚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仅包括57种组分,86个基元反应),使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朝柴6102bzl型直喷式柴油机缸内实际工作过程和多环芳香烃组分(苯、萘、菲和芘)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环芳香烃组分的浓度随着曲轴转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含硅废水所形成的滤饼层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需要作为可压缩滤饼处理。本文应用可压缩滤饼微滤过程中的增量分析理论,对平板面微滤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实验值和模拟值比较可知模拟结果较为理想,从而可以对平板膜在死端工况下各参数的变化进行有效的预测。
本文运用离散单元法(DEM)对波面流道内粉粒体的流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得到了流动过程中,颗粒的受力、速度、轨迹、空隙率等的变化规律,并与直边壁流道进行了对比,为从微观尺度上研究颗粒传热传质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金属拉伸试样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计算了分解后每层信号的能量系数,结合噪声信号频率特性,去除能量较低的频段信号,对能量集中的频段进行波形重构,得到最能代表声发射源特征的信号,并分析了其频域特性。
本文对基于应变设计管道受轴向拉伸时焊缝缺陷失效特性、缺陷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基于应变设计管道缺陷评估方法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