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2009年9月地质灾害的电磁解析初探

来源 :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9月20日凌晨、20日16时50分、以及21日11时00分,在重庆市发生了3起地质灾害事件,它们分别是黔江山体滑坡、巫溪大型山体滑坡、和万州崖壁崩塌事件。我们用2种地磁数据考察了三峡库区地磁场的异常变化与3起地质灾害的关系,初步得到:(1)在地磁相空间结构的暴雨前兆信息出现后,紧随其后出现滑坡和崖壁崩塌的地磁前兆信息;(2)提出地质灾害前出现的超低频地磁ULF波属于一种磁次声波;(3)推算出此3起灾害事件前, ULF磁次声波的发生时间、传播速度、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式等特征:(4)提出一种解释滑坡和崩塌的地磁前兆信息的地一气电磁耦合模式;(5)结合灾害发生前温度的异常分布.讨论了ULF磁次声波传播特征; (6)由此提出地磁方法有可能作为监测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一种手段。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剧烈,断层十分发育,但是位于该区中部的南八仙构造带在深层发育异常高压,弄清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成藏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层温度
通过电磁卫星研究地震与空间电离层和磁层的电磁场的变化作为地面研究的补充,是近年来研究地震规律和预报方式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受到如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多个地震多发国
长度计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可缺少的活动,是计量学科最基础的内容。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计量的单位是‘米’,将全世界统一的国际长度基准‘米’传递至各国的长度基准,然后
近年来国内外对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新的观测证据显示,地震活动前的电离层扰动确实存在,而且在震级大于MS级的地震发生前几天到几个小时内的孕震区上空会发生显著
大量的研究表明,地震活动有高潮、低潮,太阳活动也有高潮、低潮,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探讨它们之间关系方面,空间对地观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①全时空扫描观测;
利用卫星观测技术开展地震电磁异常变化监测,己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测研究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推进卫星观测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拟将发射地震电磁试验探测卫星,与地面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油气储层以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为特征,储层物性差严重制约着该区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本文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在寻北测量中,利用经纬仪照准观测目标,照准地面标石中心则是通过陀螺部分的垂球或激光对点器来实现的。因此陀螺经纬仪测量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中心,当偏心度
自动调焦是保证成像系统实时获得清晰图像的关键技术。本实验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器以软件实现自动控制步进电机,驱动被测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以调焦函数判断
有幸拜读了范兴川,修旭采写的报道,通过这篇报道可以了解许绍燮先生最近的一些学术思想。作者认为文章标题中出现的“天外来客”,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可泛指一切影响地震的天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