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WRF模式,对一典型超单风暴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探讨风暴尺度系统中扰动误差增长和传播的动力机制。分析了扰动误差与湿对流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非线性作用和背景场的影响:讨论了导致误差传播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误差的增长、空间分布和风暴的强度、主要活动区域关系显著,即湿对流过程(不稳定性)是对流系统误差增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背景场风切变和不稳定度影响了风暴的发展强度和非线性作用,进而影响了饱和误差值和误
【机 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南
【出 处】
: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WRF模式,对一典型超单风暴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探讨风暴尺度系统中扰动误差增长和传播的动力机制。分析了扰动误差与湿对流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非线性作用和背景场的影响:讨论了导致误差传播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误差的增长、空间分布和风暴的强度、主要活动区域关系显著,即湿对流过程(不稳定性)是对流系统误差增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背景场风切变和不稳定度影响了风暴的发展强度和非线性作用,进而影响了饱和误差值和误差的饱和时间。误差传播可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声波传播,能量较小,但在不稳定区域可激发出新的上升中心;此后误差的传播通过重力波和湿对流不稳定的共同作用实现。
其他文献
本文界定了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概念,分析了其建设的条件,包括海洋旅游业蓬勃发展是产业条件、国内主题公园业日益成熟是海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技术条件以及中国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是海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资源条件,探讨了打造适应现代休闲旅游业的海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方法措施,包括坚持以海洋民俗文化为核心、注重规模化和休闲化等,讨论了海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和运营的对策,包括政府大力引
本文介绍了苍南县渔村的基本情况,包括渔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从渔人员逐渐减少、转产转业空间很大以及渔村人才流失严重,分析了该区办教育的情况,包括初中和小学教育面临诸多不平等、职业教育流于形式,对产业推动大为减弱等,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介绍了石砰虾蛄几十年来的捕捞方式及渔具的改进、产量、产值、暂养、销售、加工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苍南县云遮村的基本概况,以及该区村民营销紫菜的发展情况。
本文阐述了绿色旅游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日本“富有魅力渔村建设”的背景、现状及实施策略,并结合日本经验对发展绿色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提了几点建议,包括树立科学的绿色旅游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渔村资源以及以渔村居民为主体等。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D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
本文利用全球海表海温资料(GISST)和NCEP/NCAR再分析风场、海平面气压场资料,研究了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持续性的季节差异,发现东印度洋海温持续性存在“秋季障碍”现象。进一步分析了东印度洋“秋季障碍”后冬季海温与中东太平洋海温、海平面气压及850hPa风场的关系,并且讨论了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季节变化与东印度洋“秋季障碍”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由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上海冬季气温具有2年、4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发生增暖突变.过去134年间,上海冬季平均日数显著
利用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59~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都显著减少,而降水量和0cm地温变化趋势不显著。蒸发量在1959~2001年期间显著减少。在1980年后,气温加速升高,相对湿度加速减少,0cm地温显著升高。风速、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则在1991年以后变化趋势都不显著。总云量
本文选用华东地区15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华东地区夏季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以北夏季最高气温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沿华北平原有一条“暖舌”存在,具有良好的空间一致性,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最低气温则表现出更多局地变化的特征;华东夏季最高、最低气温分布形态较为类似,有“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向型”两种,1980年是
本文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56a来华东地区降水、气温变化以及ENSO的变化,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的降水、温度、海温(△SST)以及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月距平序列中都存在多时间层次结构,并且各时间尺度周期分量的强度是不同的。同时又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分析研究了△R、△T与△SST、△SOI相关关系,发现华东地区降水与ENSO在准2-4a周期变化上呈正相关关系,在年代际和8a以
利用中国160站1960~2002年逐月平均温度资料和ECMWF的40年逐月温度场、风场及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并计算了E-P通量及其散度,研究了北半球高层环流异常与我国冬季地面气温变化的联系。还根据研究结果挑选预报因子建立了我国冬季地面气温变化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平流层中高纬度环流、气温的异常与我国西北、黄河、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地面气温的联系十分密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