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支配性目标与欺负行为的关系:班级地位等级性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348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取社会支配性是欺负行为主要的动机之一。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儿童会根据环境中的线索,评估自身目标,产生与目标相一致的行为。班级地位等级性反映了班级中学生权力和支配性地位的分布。
其他文献
前人研究表明,个体在站姿相比于坐姿状态下有更强的认知控制倾向。因此,基于道德双加工理论我们检验了是否在站姿状态相比于坐姿状态下的义务论反应更少。这一假定的姿势效应在田野实验(研究1)和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研究2)当中得到了检验和重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会导致患者认知、情感、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影响了患者行为自主能力,因而患者常常需要家属的照顾。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任务,会导致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显著增加,照顾负担是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完美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都赞同这样的假设,即完美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设立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完美主义者是那些对个人表现设定过高标准和要求的人。
对28 名老年人(67.95 ± 4.70 岁)和29 名年轻人(22.60 ± 2.74 岁)对不同情绪效价的同类图片的再认记忆进行考察.在学习阶段,被试需要识记20 组积极、20 组消极和20 组中性的类别图片.经过5分钟的短暂休息后,考察被试对图片的再认记忆:首先要求被试判断该图片是否呈现过;如果被试回答“是”,则继续追问是“记得”还是“知道”该图片呈现过;如果被试回答“否”,则继续追问该图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的累积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1825 名孕晚期女性。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第9 个条目评估自杀意念,作为结局变量。
对抗性竞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都面临着风险决策。风险决策是个体在面临两个以上不确定决策后果时,从多种备择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就是风险决策。运动员风险决策的结果与比赛的取胜至关重要。情绪能够影响个体的风险决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情绪调节也成为探究风险决策影响因素的另一焦点。
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运动员的攻击行为是源于愤怒及不满情绪,从而对他人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国外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及心理伤害的行为。大学生运动员因其自身特质及身心发展特点,很多攻击行为是在其愤怒情绪作用下发生的,不加控制的发泄愤怒情绪,是产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科技的进步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站的使用及其相关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有必要将社交媒体使用进行分类,如主动、被动。其中,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是指社交网站使用中缺乏交流沟通的信息浏览行为。
空间方位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以及同周围其他物体所形成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知。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认知参照系会逐渐出现主客分离,表现在空间关系认知方面,就是能否区分主体位置参照和客体位置参照,这也是衡量个体空间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员工创造力水平是其业务表现的一项重要指标,具创造力的成员可以为公司带来突破性的产品概念,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甚至有机会提高公司整体营收。过去研究指出,工作中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信念密切相关,且这些创新概念借助批判性思维能得到更好的评估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