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及其测度模型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选取中东部两个农地流转区域进行实地调研,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关现象,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了“逆向选择”推导模型,分析了道德风险实例,以此说明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存在的客观性和对市场运行产生的影响,以农户与转入方信息不对称为例构建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度度量模型,提出解决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特定的沙质海岸环境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灌化树形.由幼虫蛀食伤害诱发的植物补偿性生长是其适应不良环境和保护自身的一种重要机能,但对补偿性生长在植物灌化演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待探讨.该文通过比较蛀食前后植株补偿性生长特征的变化来阐明补偿性响应的机理及其与灌化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蛀食伤害后,当年生和次年生侧枝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对当年生侧枝数量的影响较次年生枝条
本文采用指数模型的形式,根据21 株标准木数据分别建立甜槠、苦槠、青冈、绵槠的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数学模型。生长分析表明,绵槠生长最快,其次为甜槠、苦槠和青冈,并以Logistic模型模拟出胸径、树高以及生产力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群落中甜槠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最高,绵槠和苦槠次之,青冈最小,同时建立4个主要树种单株叶面积的指数模型。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盆栽方法,用LI-1600 和SL20K(20000g/1g)天平对7种苗木的瞬时蒸腾速率和实际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各苗木盆栽的土壤水分有效性临界值在8.37%~13.19%间;在水分含量较充足的前三天,峰值基本出现在10:00-14:00,除花椒和冬枣外,各苗木的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辐射强度之间均达到了显著性相关和极显著性相关,但是随着水分的减少,峰值的
盐碱地作为一种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在当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滨海盐土是我国盐渍土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其地下水位高、天然植被种类稀少,被视为“绿化禁区”.因此开发利用滨海盐土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滨海盐土改良绿化现状以及针对滨海盐土研究出的“PCE 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模拟土柱法同时对比大田小区试验初探
板栗的蛋白质含量是评定其品质和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但传统的化学检测手段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该文利用182个板栗样本在栗仁和带壳两种状态下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研究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栗仁和带壳板栗内部蛋白质含量检测的方法。利用SPXY 算法分别对栗仁光谱和带壳板栗光谱进行样本集划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并比较了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多元散射校正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对模型
用同轴探头和网络分析仪测量了20~60℃和10~4500MHz下板栗和栗实像甲的介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对介电常数ε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频率小于3000MHz时,板栗的介质损耗因数ε"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大于3000MHz时有轻微的增大。栗实像甲的ε"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在1000MHz达到最小值。频率小于此拐点时,ε"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在拐点以上随温度减小。板栗和栗实像甲的ε"和ε
针对现有的单粒稻谷水分在线检测装置存在的采样粒数不均问题,本文通过对稻谷的物性参数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稻谷采样装置。运用计算机模式与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采样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单粒采样的情况下,分别确定了南方稻和东北稻采样辊的结构参数,南方稻采样辊槽型参数为长18mm、宽2.5mm、深3mm,东北稻采样辊槽型参数为长15mm、宽4mm、深4mm。
香菇生产企业在香菇分级过程大量采用了人工进行作业,因此,出现了分级效率低,产量小,分级标准不一致,分级不准 确等问题。将机、电、机器视觉融为一体的香菇自动分级系统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它以机械和机器视觉代替人工分检,将人工从 繁重、重复性劳动解放出来,不但分级准确,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大大减少人工产生的误差。该系统由上料系统、机器视觉检测系 统和分级机构组成。香菇通过上料系统后有规律的定向排列,由
本文在粮食干燥系统火用分析的基础上,考证利用自然空气和粮食中携带的客观火用干燥时的节能效果;基于干燥用能“量”与“质”的合理匹配,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干燥工艺系统,可实现干燥节能30%以上,干燥高湿稻谷时爆腰增率减少1/3 以上,为开发粮食干燥工艺系统提供了设计、分析方法,为强化干燥过程,实现高效节能干燥提供技术基础。
碳排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可以造成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排放效应,本文计算得出芜湖市2000-2010 年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总量,并利用回归函数进行 STIRPAT 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人口、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最后提出低碳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期间,芜湖市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5.17%。其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