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1950~2000年间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及大断面的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冲淤变化特征.从历年的情况看,河道冲淤量主要与上游入口断面及区间的来水来沙条件有关,来沙量大,淤积量也大;来水量丰富,淤积量就小.淤积基本上都发生在汛期,巴颜高勒河段的大量淤积与其以上风沙入黄所带来的大量的粗泥沙有关;三盛公至头道拐间的淤积则主要是由于区间十大孔兑入黄泥沙所引起.大量的淤积导致河道过流能力减小,影
【机 构】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430010;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
【出 处】
: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50~2000年间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及大断面的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冲淤变化特征.从历年的情况看,河道冲淤量主要与上游入口断面及区间的来水来沙条件有关,来沙量大,淤积量也大;来水量丰富,淤积量就小.淤积基本上都发生在汛期,巴颜高勒河段的大量淤积与其以上风沙入黄所带来的大量的粗泥沙有关;三盛公至头道拐间的淤积则主要是由于区间十大孔兑入黄泥沙所引起.大量的淤积导致河道过流能力减小,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SIMHYD降水径流模型的结构及计算原理,并利用该模型对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的7个子流域的日、月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无定河流域的水文过程,但相比而言,对月流量的模拟好于对日流量的模拟效果.分析认为,资料的代表性不足、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及流域下垫面等条件的复杂性是模拟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水量平衡模型是目前水文及环境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水量平衡模型的结构及计算原理,为检验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选取了不同尺度、分布于不同地区的8个典型流域,对该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水量平衡模型对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率系数均可超过60%,相对误差也基本可以控制在5%以内,但对日流量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尽管该模型参
本文利用2004年4月所采集10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资料及实测水文数据,应用相关泥沙起动流速、波浪起动水深公式和Gao&Collins粒度趋势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空间上黄河三角洲北部海滩表层沉积物对潮流及波浪等水动力的响应过程,以及该区域表层沉积物的输移趋势和补给来源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重双向嵌套三维环流数值模型,简单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及模型计算区域水流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流体示踪质点轨迹线的计算方法.以模型计算结果为水流动力条件,采用具有4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计算出给定质点的轨迹线,并以此模拟悬浮颗粒在不同水深处的运动轨迹.提出颗粒保留率概念,并计算分析了小模型计算域(Inner)内4个给定子区域颗粒保留率的年内变化过程,对工程泥
黄河下游是多泥沙的堆积性河流,河道长期处于强烈的淤积抬升状态.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黄河下游河道大洪水漫滩机遇减少等原因,致使河道平滩水位明显高于主槽两侧滩地,甚至主河槽平均高程高于两侧滩地,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造成了所谓小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局面.本文在对河口地区"二级悬河"现状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级悬河"的治理对策.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观测,本文以此次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水文学等方法以江阴-南通-徐六泾-南支-南港-南槽(北槽)的格局对长江河口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徐六泾节点至江阴潮流界河段主要受径流影响,悬沙浓度比较稳定,而在徐六泾以下多级分汊区段,由于各汊道的分流比等因素的不同,悬沙浓度的分布也存在着差异;②悬沙浓度受径流、潮流作
本文在传统Pelnard-Considere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黄河口海洋与河流混合动力作用模式下黄河口岸线淤积、延伸、侵蚀规律的一线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反映岸线侵蚀重要因素的波浪破碎模型,并引入黄河径流挟带泥沙沿岸输沙率分布计算,不但提高了波浪计算的精度,也真实反映了黄河口门附近岸线演变现象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径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受到水流动力轴线影响沿岸线的淤积分布,是黄河
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至2004年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对黄河河口进行了前后两次河口拦门沙区水下地形及河口段河道地形测量,通过两次地形测量期间的水沙、断面、地形资料成果对比分析,揭示了调水调沙后的河口形态变化.在两次地形测量期间,进入河口的泥沙4.76亿t,在径流与海动力互相消长作用下使河口经历了蚀退、淤进、再蚀退、再淤进的过程,河口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2004年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的最后阶段
本文利用试验手段,预测了类似现状河床边界条件,发生特大洪水时山东黄河东坝头至苏泗庄河段的河势变化、漫滩范围、滚河及顺堤行洪状况,针对大堤及工程可能发生的险情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
本文分析了黄河泥沙的来源、特点,指出了治理黄河泥沙的措施,提出了解决泥沙淤积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减缓河道淤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