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是新时代大学生培养中备受关注的讨论话题。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新的教学法,该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传统的“教学”为“求学”。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主线,学生按项目所需知识自主组织学习流程,同时培养团队合作进行软件研发的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大学是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通过比较中美大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自我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本文从双语课程设置人手,介绍了目前承担的双语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内容,再结合原版教材选择的原则,阐述了《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课程建设思想,最后,总结了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
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网上教学支撑系统等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缺少这些基础设施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同样,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实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即教学模式由以少数民族语授课为主向以汉语授课为主的转型,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和少数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介绍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开展少数民族双语网上教学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这些实践
实行双语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外语应用水平,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明确了本课程教学定位,提出了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从教材建设、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介绍了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并结合国外教学实践,集成国际教学理念深入开展双语教学。
文章从《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人手,论述了课程体系设置内容,提出了点、线、面、体四个层次的教学体系结构,同时对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学校的实验室和机房中,提供Linux环境的必要性,并以Red Hat Linux 9.0为例,讲述了如何规划、安装和配置Linux实验服务器。
实践性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情况,对实践性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面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探讨问题解决的教学法在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实践的统计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了教学效果,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给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广层面上的技术支持,也促使实践教学课堂中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师生沟通提供了多种方式。本文探索了“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支撑,以双向沟通互动为手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美国Carol A.Twigg博士在1999年到2004年间的PCR专案(Program in Course Redesign,课程重新设计专案)的实验结果发现了混合学习在高等教育中成功应用的五种模式,即补充模式、取代模式、中央市场模式、完全线上模式和自助餐模式。本文对混合学习及其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将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