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4-5日大同市雷雨、冰雹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东移,不断携带冷空气南下,触发了低层系统的发展,500hPa前倾槽、中低层切变线、地面低压倒槽的相互配合,为这次连续性降雹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0-6km的垂直风切变、低层暖湿平流、高层弱冷平流、适宜的0℃、-20℃的高度和二者之间的厚度为多站降雹或一站多次降雹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境.降雹前期,地面高温、高湿,最高气温>25℃.6月4日降雹区周边的东胜、太原、邢台三站探空曲线上显示,4日08时均存在正不稳定能量,但不稳定能量值较小,而对流抑制却较大,4日20时CAPE值跃增,邢台4日20时CAPE值达2327.7J/kg,而对流抑制却变得很小,大气层结处于明显的不稳定状态.多普勒雷达探测显示,出现强对流天气期间,回波呈一字型、钩状、v字型等强风暴特征,其入流区和出流区均出现v型缺口,高反射率因子向入流一侧倾斜,低层弱回波、高层悬垂回波、风暴顶辐散、较大的VIL密度等特征.速度场上多次出现中气旋,强中气旋旋转速度达24m/s.强冰雹对流天气主要由梯度大的块状单体、钩状回波造成,回波移动缓慢,在回波移动的前侧和后侧不断有新单体生成,是造成一地多次降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