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寿光鸡盲肠miroRNA表达谱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炎沙门氏菌是世界公认的食源性致病菌,对蛋鸡生产和食品安全造成重大影响.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证明miRNA参与许多生物过程,并且在一些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它能调控哺乳动物免疫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反应和疾病的免疫学发展.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寿光鸡miRNA的表达变化,鉴定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miRNA,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调控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寿光鸡盲肠miRNA的表达谱分析,得到87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对miRNA所调控靶基因的GO、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综合各方面分析结果,鉴定多个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miRNA,可作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抗性研究的候选miRNA。本研究结果为研究miRNA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中的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家禽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利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针对于蛋鸡和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于80年代中期大面积应用.而鸭的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半番鸭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蛋鸭的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有系统报道.本试验以“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父系种公鸭为研究素材,主要围绕种公鸭的训练、采精方法、输精方法、采精频率、稀释倍数与输精量、输精频率与输精时间等方面开展研究.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α反转录病毒属成员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e,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毒可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以鸡最为常见.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A和B亚群为鸡群中最常见的引起淋巴白血病和其他类型肿瘤的ALV,E亚群为内源性ALV,致病性很低或无致病性,80年代末期发现的J亚群ALV主要引起鸡的髓样细胞瘤.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已对J亚群AL
伴随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动物福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和实施动物福利,既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由于中国畜牧业在动物福利方面起步较晚,许多地方还存在缺陷,所以本文从动物福利的定义、动物福利的由来及发展、动物福利对畜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等方面进行阐述.动物福利降低畜禽发病率与死亡率,减少药物用量,提高养殖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
丁酸梭菌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它可抑制肠道中致病菌繁殖,减少动物疾病感染率,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生长,是良好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本项目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用碳源C1、复合氮源N1和N2、复合微量元素及复合还原剂为最优发酵培养基,在一定温度、pH值及罐内压力等条件下,发酵培养25~28h活菌数可达7.3×
肠道微生物由于与动物长期共生演化,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炎症信号通路等机制影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鹅脂肪肝(或肥肝)既是一种高级营养食品,又是一种研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其形成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还不清楚.宏基因组学或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研究对不同填肥时间的朗德鹅肠段内容物进行了宏
本文详细讲解了非全封闭式鸡舍青脚麻羽种公鸡的光照管管理技术.通过严格的光照管理控制,才能使青脚麻羽种公鸡性成熟达标,提高受精率.
利用固相酶解技术分别对鸡粪、猪粪进行饲料资源化处理以获得再生饲料.通过优化粪便前处理工艺、酶的种类及添加量等参数,表明以稻壳粉或秸秆为辅料预处理粪便,采用复合酶固相酶解技术,经气流干燥脱毒得再生饲料.产品检测指标显示,鸡粪、猪粪再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80%和15.15%,酸溶蛋白含量分别为14.80%和7.94%,经固相酶解处理后酸溶蛋白与粗蛋白的比值较直接烘干组提升18.82%、19.
目的:为研究不同贮存温度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刚产出鸡蛋160个,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组贮藏条件为冬季室外,Ⅱ组贮藏条件为室内,Ⅲ组贮藏温度4℃,Ⅳ组贮藏温度8℃,试验Ⅰ、Ⅱ组由环境检测箱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第1、7、14、21、28天每组分别各取10个鸡蛋,用于测定常规蛋品质.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四个不同贮存条件下的鸡蛋的蛋重、哈氏单位、蛋白高度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室内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家禽后,为家禽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DNA的甲基化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人类肿瘤及相关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甲基化的发生是导致疾病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拟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山东寿光鸡,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差异,探讨肠炎沙门氏菌
本实验选取120只30日龄健康断奶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为实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天分别按每20g体重灌服赤水乌骨鸡黑色素1mg、2mg、3mg.预饲期1周,实验期4周,期间每周测定体重1次.4周后,测定比较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间小鼠增重、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累计生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黑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