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报告了一例儿童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临床治疗主要以促醒、降低颅内水肿、保护肝脏、尽早使用高糖和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为主。促醒药物首选纳洛酮,因其代谢快、副作用少,可多次重复使用。
【机 构】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 250033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报告了一例儿童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临床治疗主要以促醒、降低颅内水肿、保护肝脏、尽早使用高糖和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为主。促醒药物首选纳洛酮,因其代谢快、副作用少,可多次重复使用。
其他文献
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在病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它相关指标,了解hs-CRP与PNS的发生、发展、复发及预后有无相关性,从而揭示其与炎症有关的发病机制。
通过检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尿液中三聚氰胺水平,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阐述了三聚氰胺的摄入与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人类三聚氰胺相关的泌尿系结石发生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文章探讨了毛细支气管炎儿血清半胱胺酰白三烯(CysLTs)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指标与临床病情的关系,分析被动吸烟史、个人或家族特应症病史三个相关危险因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采用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验证孟鲁司特钠的疗效。
通过建立哮喘模型,介绍了哮喘大鼠吸入布地奈德后血清中LI-25与IL-12比值的变化,探讨哮喘时免疫失衡与NF-κB表达的动态关系。阐述了哮喘大鼠吸入布地奈德后气道NP-κB,MMP-9表达,探讨哮喘时气道重塑与NF-κB的关系。
文章介绍了一例小儿隐球菌性胆管炎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厌由、纳差,上腹部疼痛不适,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白陶土样大便,也可有发热、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发生肝功能衰竭。该病可由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76例患儿,统计分析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表现。结果:该病通过粪-口、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源包括患者及健康带菌者。流行期间,患儿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患儿粪便排毒4~8周,咽部排毒1~2周。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引起大流行。农村(81.8%)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18.2%),可能与其卫生条件
通过观察小儿三类常见的发热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及川崎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特点,探讨床旁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采用分组比较的试验方法,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值变化,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小儿发热性疾病的检测指标,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观察药物疗效及疾病变化过程。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某院80例危重患儿的血糖变化,以探讨危重患儿血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某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80例做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轻症肺炎患儿6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血糖动态变化的监测,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血糖与病情的关系观察组的血糖值为11.44±5.75mmol/L;对照组的血糖值为5.28±0.
目的:通过描记缺氧缺血性脑病(b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生后12h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随访其6月龄时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可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el i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后显效率、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和心率情况的比较,评估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的治疗价值,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某院P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症状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