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普通人涉性报道的媒体考量

来源 :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llm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范围有限,媒体对个人隐私和创伤的二次侵害主要发生在本地,因此与当事人有关的地方媒体作为"局域网"要承担在本区域内保护隐私的基本责任.以互联互通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情况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在报道普通人和名人案件时应该有不同的考量吗?本文通过对两个涉性刑事案件的案例分析,初步揭示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尝试提出一些对媒体的报道建议.
其他文献
认知传播遵循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二元结合,认知传播与内容生产的关系研究是其内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表征.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其内容生产及传播与人的关联最为密切,认
伴随着认知传播学的确立,电视批评获得了有益的启发,并开辟出有别于既往传统的崭新批评范式.以认知传播为切入点,电视批评理念将人的认知行为视为考察核心,强化了对动态电视
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其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
互联网圈子的诸多传播特征与其内在传播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且诸多研究者还在这一结构层面对其进行着更深入的探讨.而"信息加工学说"的引入,将传播行为的驱动力量指向了互联网
会议
认知科学与传播学,两个古老的学科体系因时代环境的变更而转合,衍生出范式转型下学理框架融合的认知传播学,超越各自独立源学科的脉络体系使其在多重视域下呈现出了新的学科
本研究以量化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自1994年至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所发表的共91篇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论文,试图以此对该领域的学术现状和质量进行全局性的描述和评估.本研
政权主导的传播途径,以高姿态出现,以忧国忧民为幌子.其御用智囊团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却又打扮成旁观者,充分利用政治修辞为传播提供策略;其话语自身观点充满矛盾,却用"攻其
认知传播学认为,超越于传统的传播研究范式,传播研究的认知范式明确指向一种信息处理范式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移
作为英美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涉及中国的英文刊物,《印中搜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该刊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却是现有研究的一大盲点.事实上,《印中搜闻》不仅促进了
当前,以数字技术、互动传播为根本特征的融合传播成为信息环境,媒介成为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综合平台,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正在成为现实.从传播的具体体现来看,媒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