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聚硅氧烷树脂光学保护膜的机理及工艺研究

来源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聚硅氧浣树脂是一种很好的薄膜保护材料,本文研究了有机聚硅氧烷树脂薄膜的成膜、固化及保护机理,并研究了旋转匀胶法制备有机聚硅氧烷树脂薄膜的工艺,得到了均匀性及透光性能良好的有机聚硅氧浣树脂薄膜.
其他文献
研制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凝胶剂和乳膏剂两种外用剂型,并用大鼠皮肤急性创伤模型和大鼠皮肤烫伤模型评估了rhEGF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发现电刺激小脑顶核的脑保护作用,报道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居多.HSP70是一处应激蛋白,NF-κB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HSP70能抑制NF-κB的表达,二者在脑血管病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预防性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脑出血损伤后的治疗作用与该二种因子的表达.
本文探讨内皮素-1(TE-1)对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的细胞内机制.将离子敏感性荧光指示剂indo-1和SNARF-1载入大鼠心室肌细胞内,荧光显微镜法同时测定细胞内Ca、pH和细胞长度.
本文利用镇痛实验模型、身体依赖性产验模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以及吗啡依赖小鼠模型,从整体、细胞水平进一步探讨了MT对阿片类物质依赖性和戒断的作用及其他用机制.
借助晶体结构、同源模建获得的理论模型,分析人白介素6家族中OSM以及hIL-6、CNTF、hIL-11与相应低亲和力受体hIL-6R、CNTFR、hIL-11R结合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表面静电分布,遵循静电匹配、空间互补原则从计算机分子图形学、反应自由能理论、分子间氢键形成理论探讨受体130结合人白介素6家族成员与其相互作用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白介素6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分
本文利用内脏痛阈值测定及生化检测的方法,探讨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及吗啡耐受间共同细胞机制及NMDA受体相关的调节机理.
本文采用球磨湿混和旋转烧结相结合的新工艺来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O,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粒度、化学成分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制备的LiMnO为正尖晶石结构,而且物质纯净.同一批次制备的材料化学成分均匀,粉末粒度分布范围窄.
本文分析了近场和远场接收之间消光系数的差异,重点讨论了近场接收时颗粒消光系数的特性,并对它们在脉动法测量颗粒技术中的应用做了理论上的讨论.
采用自选开发研制磁增强活性反应离子镀(ME-ARE)系统成功地合成了立方氮化硼薄膜.通过给基片施加脉冲直流偏压以代替传统的射频偏压增强了立方氮化硼的成膜稳定性,研究了基片的直流脉冲偏压、等离子体放电电流、通入气体流量比(Ar/N)和基片温度沉积参数对立方氮化硼膜形成的影响规律.
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投运最大容量的燃用油页岩的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锅炉并稳定商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