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在带来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手段以及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涉外税收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种提高税收遵从度,规范外资企业纳税行为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涉外税务审计起步晚,存在体制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审计人员素质欠佳以及审计信息分散等问题。不少涉外企业利用这些弱点达到其减少纳税增加利润的目的。因此,改善我国涉外税务审计体制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对涉外税务审计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梳理,从税收征管、税务审计进而引申至涉外税务审计,对本文相关理论基础进行诠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对涉外企业在华投资经营情况和税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证明涉外税收对我国税收的重要性和改善涉外税务审计的必要性。通过AK公司为主、DA公司为辅的实例研究的模式,对我国当前涉外税务审计工作的现实情况进行还原。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来了解到审计的具体流程以及内容,并从案例分析中发现当前涉外税务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涉外税务审计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的剖析,发现涉外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评估体系不科学、信息分散信息收集成本高等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涉外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税务机关内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信息化系统三方面建立完善的涉外税务审计体系。建立以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为基础,信息化系统为载体的涉外税务审计工作新模式。通过涉外税务审计模式的完善,达到降低审计成本和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在文章的最后阶段进行总结,从总体上对我国涉外税务审计工作当前的状况和不足,改善的建议和对策进行论述,并对我国涉外税务审计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