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价值——以《三旌义门王氏族谱》为例

来源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诗人王彦泓因以艳体诗为代表作品而为主流文学界轻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忽视,有关他的生平资料也寥寥无几,本人有幸在国家图书馆见到《三旌义门王氏族谱》,在此利用族谱资料考证他的生卒年,并结合族谱有关内容更好地评介诗人的作品,从而审视家谱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文章指出了我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进步,提出要正确处理在地方文献建设方面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走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制订发展规划和明确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与标
本文讨论了方志类古籍题名的独有特点,题名规范化标目的选取原则及在方志类古籍题名规范数据制作工作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介绍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实施意见及考评细则制订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及关注和考虑的要点、做法.
本文首先对本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大致介绍.重点从湖北省图书馆2000年10月成立地方文献部以来,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湖北地方文献在征集、整理、开发和特色资源建设等工
任何文献都存在时空特征.地方文献就是从文献的空间特征而言的.因此,如果以泛化的观点看,地方文献应是无所不包的文献.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越来越多,被
本文就当前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收集热点、整理特色、资源共享、发展趋势等几个问题,作一评述.
王舟瑶于59岁始撰《黄岩西桥王氏谱》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附家集十卷,60岁校印成籍.本文主要从王氏家谱采集史料,探讨了西桥王氏家族三代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家谱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对世系的处理上.一些宗族组织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与“敬宗收族”的现实目的,往往讳其所出,或以先祖托名远古帝王、攀附显贵,或编造世系、杜撰官爵,附
会议
作为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但影响了北大百余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直到现在,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依然有其先进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917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大地震动了当时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  在离开中国前夕,杜威曾对胡适说过这样的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这些校长中,在
  据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调查统计,本馆藏有家谱近600种,其中善本100余种,涉及姓氏130余个。十几年来,在古籍市场价格上扬,购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馆仍十分重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