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厚度钛合金大规格环材环缝的焊接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研制的窄间隙专用手工TIG焊枪,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选择了合理的焊接工艺,确定了合理的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在β-GP和CA混合电解液中对TA2轧材做300~500 V的微弧氧化,借助于SEM、XRD、AFM和EDS研究了Ti材表面氧化钛膜层的形貌、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相对比例、膜层粗糙度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氧化钛多孔膜层的孔径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与pH为7的电解液相比,电解液pH值为11时500V高压微弧氧化膜层还出现了CaTiO3和Ca3(PO4)2;随着电压的增加,膜层由锐钛矿型TiO2
利用钛合金生产所用的真空电弧炉熔炼技术,并通过热加工和热处理,简洁、低成本地原位合成了以近α合金为基体的多元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高温拉伸、热稳定性以及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多元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各方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商业用IMI834合金,极有希望成为在650~700 ℃服役的航空航天材料.
以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获得的Ti-17钛合金压缩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建立了其高温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和温度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预测的数据构造了合金的加工图.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训流变应力值,由该流变应力预测值绘制的加工图,其安全区和失稳区的条件与实测数据获得的加工图基本相符.
研究了Ti-1023合金中α"马氏体的形成条件及其对材料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Ti-1023合金可以产生两种以不同形式存在的α"马氏体相:以团簇状形式存在于β晶界的淬火α"马氏体相和在β晶粒随平行排列的应力诱发α"马氏体相.α"马氏体相的形成与退火温度、退火后材料的冷却方式、拉伸试验条件有关.α"淬火马氏体相的存在或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都使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了二次屈服现象,而且随
研究了准β热处理的冷却速率(炉冷、空冷、风冷、水冷)对中强高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4-DT的强度、塑性、韧性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差异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准β热处理冷却速率的提高,有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的趋势,而断裂韧度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对冷却速率不敏感.
研究了几种热机械处理条件下Ti2AlNb基合金Ti-22Al-25Nb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不同组织状态下该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热机械处理可有效控制合金中三相的形貌、分布及相比例等,进而获得强度颦性良好的匹配.在三相区及附近温度范围内变形,并通过相应的热处理可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热处理过程中,固溶温度升高,α2/O颗粒减少,次生O相板条含量增多,导致合金的强度略有升高,而塑性下降;时效温度
利用硬度、拉伸性能测试、宏微观组织分析等手段,探讨了Ti-1023合金的淬透深度和锻件允许最大截面厚度问题。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Ti-1023合金的硬度基本不变,表面和中心位置的拉伸性能略低,结合金相和断口分析,判断这两个位置的强度、塑性偏低的原因可能是表面变形死区和中心没有淬透.最终结果表明,该合金在760℃下淬火时,淬透深度可达67.5mm、即135mm厚度是可以淬透的.因此,锻件热处理前
在α+β/β相转变点附近热处理条件下,测算并对比了不同热机械加工条件下Ti-60A合金(Ti.5-8Al-4.0Sn-3.5Zr-0.4Mo-0.4Nb-0.4Si-0.4Ta-0.05C,质量分数,%)中原始β晶粒的晶粒尺寸及分布.结果发现,热加工前坯料的显微组织状态、热加工变形量、热加工温度对Ti-60A合金原始β晶粒尺寸及其分布都有一定影响:在坯料晶粒尺寸比较粗大的情况下,变形量太小会导致β
依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Ti-0.8Al-1.2Fe合金在800~930℃,应变速率10-3~5s-1范围内的热加工图.通过对能量耗散率和组织变化的分析,研究了组织稳定和失稳的参数范围.结果表明,热加工图与变形试样的组织完全吻合.
较系统地研究了轧棒工艺对Ti-60A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轧制前坯料显微组织状态、轧制温度和轧制变形量对Ti-60A合金显微组织形貌及拉伸性能有复杂的影响:轧制加热温度在α+β两相区时,轧制变形量对材料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都比较小:加热温度升高到α+β/β相变点附近时,变形量的控制变得非常关键:变形量控制在60%左右时,显微组织可得到明显细化,抗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材料塑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