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燃用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文中首先测试了5﹪~25﹪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以及柴油和乙醇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质(表面张力、闪点、粘度等),并对其他性质进行了探讨.在ZS1100柴油机上,对各种比例的乙醇柴油在保持发动机动力性不变的条件下,测试了发动机在主要工况下的油耗、排气温度、烟度和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总碳氢(THC)等有害气体排放物,且与原机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燃用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文中首先测试了5﹪~25﹪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以及柴油和乙醇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质(表面张力、闪点、粘度等),并对其他性质进行了探讨.在ZS1100柴油机上,对各种比例的乙醇柴油在保持发动机动力性不变的条件下,测试了发动机在主要工况下的油耗、排气温度、烟度和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总碳氢(THC)等有害气体排放物,且与原机进行了比较.为了深入研究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征,用光学可视化方法研究了柴油、15﹪乙醇柴油、155乙醇柴油加十六烷改进剂的燃烧过程.分析结果发现;在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后,柴油机的比油耗增加,但有效热效率可以提高1﹪~2﹪;柴油机的烟度在大多数工况下能够显著降低;CO和NOx排放降低,而THC增加.在柴油醇中加入十六烷改进剂后,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热效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CO和NOx进一步降低,THC却进一步升高.在柴油中加入乙醇后,其着火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火焰辉度减弱.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HYDISM软件,对针阀和增压活塞等运动件、蓄压室和油槽等容积以及油道等分别建立其相应的单元模块和计算方程,并最终建立了蓄压式喷油器的计算模型.利用该计算模型对喷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试验验证表明,计算模型基本正确.可以用业对蓄压式喷油器的喷射过程进行计算分析.
本文介绍了当前新型气缸套的发展方向,以及环保型气缸套主要特征及性能,旨在向内燃行业推出可以满足2004年后我国实施的相当于欧Ⅱ排放法规环保型气缸套,为内燃机配件行业设计、研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国内气缸套制造技术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缩短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将清洁燃料液化石油气(LPG)及排气催化净化技术应用到GY50轻便摩托车发动机上,进行摩托车排气净化研究.应用实验的方法对摩托车发动机燃用LPG与匹配排气催化净化技术时的排放特性及动力性进行研究,分析排放特性与发动机负荷及混合气空燃比的关系,并与燃有用汽油时的排放性能、动力性能进行比较.
斜切口连杆受力较为复杂,同时考虑螺纹的应力集中影响则更为困难.本文采用等效螺纹的处理方法获得了较为精确的分析结果.为斜切口连杆的精细设计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舰船主动力装置转矩的测量在舰船制造、监测过程中十分重要,且目前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位差式 转矩仪由于其优点显著,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进行了相位差式转矩测量的理论分析,重点对磁电传感器的输出波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齿轮的设计原则,有利于信噪比的提高,在系统设计中,采用数学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的提取,信号的滤波和相位差识别,转速和转矩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试验,试
用CFD多维数值分析软件对柴油喷雾的油束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网格的划分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影响到油束的几何形状.在建立计算网格时,一定要注意网格的均匀一致,避免网格密度的突变;特殊几何形状壁面附近的局部贴体坐标网格的范围不宜太大,否则会引起计算结果的畸变.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的梯形环斜端面数控磨床,从研制成功形成产品到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替代进口,完成了从"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本文在介绍此种数控磨床现状的基础上,对数控装置功能和机电结合部位的若干技术难点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阐述,映证了技术创新是形成特点赢得市场的根本动力.
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经气化炉热解化产生可燃生物制气.分析了生物制气的主要成份及热值.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柴油作为引燃燃料,由柴油机改制成双燃料发动机,测量分析该双燃料发动机负荷特性、气缸压力NOx和烟度等废气排放特性.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气缸压力较低、NOx较低、烟度相当、排温较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变大、NOx增加、排温降低.
本文利用AVL公司提供的FIRE软件,对车用柴油机燃烧室内的流场进行了计算,研究不同缩口型燃烧室内的流场分布特点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组织燃烧室的气流运动,在对CO和HC排放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改善NOx的排放特性.
单缸三气门、四气门配气机构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柴油机设计中,多气门配气机构不仅能提高柴油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增加柴油机的低速扭矩,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怠速稳定性,与单缸二气门配气机构相比在扭矩增幅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缸内富余的空气量,可降低柴油机的排放水平.为此,设计了一种三气门配气机构,实现了以上目标,成功地应用于江西某汽车有限公司的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