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深水航道泥沙回淤原因分析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建成以来回淤严重,2010年至2014年12.5 m航道年回淤量平均8 500万m3,远远高于工程前预测的年回淤量.本文通过对比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北槽分流比变化、航道含沙量垂线分布变化和北槽河床冲淤变化,探讨北槽航道淤积的泥沙来源,分析航道沿程流速变化和航道沿程含沙量分布与北槽12.5 m航道回淤沿程分布的关系.
其他文献
  依据现场观测资料及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初步分析了长江口南北槽横向水沙交换特性及规律,表明:①长江口南北槽横向单宽潮通量和单宽净输沙量沿纵向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的"峰"
会议
  结合长江南京以下航道现状及规划以及工程项目LPG船舶通航水深要求,分析沿程各航段LPG船舶通航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随着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南通天生港至太仓段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无锡和苏州等城市主要饮水水源地,望虞河是太湖流域主要引排河道,对于太湖流域防洪排涝及引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潮位、流速、流量和河床冲淤等
  对工程海域水沙条件进行初步整理分析,根据灌河口外航道整治工程潮流物理模型,在模型水流泥沙运动验证相似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模型对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进行泥沙
  潮流能因其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能获取方式,得到广泛重视。我国潮流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关于潮流能资源估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估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回淤量大,回淤洪枯季差异大.本文对长江口径流、潮流、水温、泥沙等动力因素的洪枯季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2.5 m航道洪、枯季回淤变化的
根据实测资料、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和有关文献成果对一些与北槽深水航道回淤有关的争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取得新的认识:①悬沙落淤不是引起北槽深水航道回淤的主要泥沙运动形式
  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由于水流流向与航行进出闸方向角度较大,常产生较大横向流速,成为航行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成子河船闸为研究对象,建立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平
会议
  河口海岸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过程受到盐度的影响,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和胶体化学理论建立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体现盐度对絮凝过程
  为了描述潮流泥沙的运动形式,将三维水动力泥沙模型基于深度平均,合理地简化为二维水动力泥沙耦合模型。水动力模块基于二维浅水方程求解,包括了连续方程、运动方程等,而泥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