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知识产业化成为了大势所趋,产、学、研的合作亦不再局限于国门之内。全球大学在排名上的竞争,在优秀生源上的争夺,在学术产业化的进展不仅取决于学术成果、师资力量、专业优势,而且依赖于其整体的软实力。因此,高校及其学院的发展历史也成为了吸引国外产业合作以及学生留学的考虑因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需要相关学界将目光从校史、院史的编研转向其文本的翻译推广效果,为国内外院史校史类文本的翻译研究开拓先河。本文研究旨在考察高校院史类文本的翻译,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刊载于所在的苏州大学的校报上的一篇文章——《通医南迁成苏医,一校变两校始末》,该文本从性质上可归为学院历史类文本,基本属性是纪录史实、建设校园文化,而从全球视角分析,更是具有外宣的功能取向。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需要结合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从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出发,研究翻译难点和相应的策略。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读者反应论”的概念,认为翻译涉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等同,但可实现很高程度的反应对等,而翻译是否充分,判断标准就是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本文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剖析翻译苏大医学院院史文本中出现的诸如名称、句式、修辞等方面的难点,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对比不同翻译方法指导下的译文效果,参考平行文本,最终采用异化、释译,删译,调整句式等策略,希望该研究能给国内外校史及院史类文本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