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本课题旨在初步探索牙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牙囊细胞膜片和牙周膜细胞膜片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培养人的牙囊细胞及牙周膜细胞膜片,研究牙周炎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对细胞膜片分化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和影响.
【机 构】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旨在初步探索牙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牙囊细胞膜片和牙周膜细胞膜片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培养人的牙囊细胞及牙周膜细胞膜片,研究牙周炎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对细胞膜片分化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氢气(H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改良酶消化法培养hPDLCs、鉴定其组织来源并进行多向分化能力的检测.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分为普通培养组、成骨诱导组、LPS (100 ng/ml)刺激组及H2(3%) +LPS (100 ng/ml)组(该两组均为成骨诱导培养),培养3周后行茜素红染色定量检测钙化物含量,另
目的 检测淫羊藿苷(ICA)对颌骨成骨细胞Wnt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yclinD1、Runx-2及ALP的表达的影响.探讨Wn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ICA促成骨细胞分化增殖这一过程.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将颌骨成骨细胞培养液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含5ul/ml浓度DMSO的培养液;实验组1:单纯ICA组即含1ug/mlICA的培养液;实验组2:单纯Wnt通路抑制剂组即含0.1
目的 研究白及多糖/羟丙基壳聚糖/珍珠层粉复合支架材料对大鼠下颌骨缺损愈合过程的成骨促进作用,并观察该材料的降解吸收情况.方法:取32只雄性Wistar大鼠,在距下颌第一、二磨牙牙槽嵴顶下1mm处制备箱型4mm× 3mm× 1mm骨缺损,暴露牙根表层,实验侧植入白及多糖/羟丙基壳聚糖/珍珠层粉复合支架材料,对照侧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2、4、6、8周各灌注处死8只动物,取术区组织,经固定、脱水
目的 牙龈是牙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多、易于获取,且其中含有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本实验的目的是建立GMSCs膜片与根端牙胚条件培养液的直接共培养体系,在体内和体外检测其分化和成类牙周膜结构的情况.同时,以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对比.旨在为牙周组织工程寻找新的种子细胞.
目的 骨髓源性的细胞(BMDCs)是否作为前体细胞参与牙周修复/再生.方法 首先,将GFP+/+转基因小鼠的BMDCs移植入辐照后C57BL/6小鼠体内,建立嵌合体小鼠模型.其后,在嵌合体小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方制备三壁的牙周缺损并填入煅烧牛骨粉.最后,将嵌合体小鼠随机分成六组,分别在缺损制备后3、7、14、21、28和60天时取材.GFP+的BMDCs参与牙周修复/再生的情况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和
目的 分析BMP9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研究p38和ERK 1/2 MAP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克隆环筛选法从人离体前磨牙牙周膜组织中分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并进行鉴定.通过重组BMP9腺病毒载体(Ad-BMP9)感染hPDLSCs,观察其早中晚期成骨标志(ALP、OPN、OCN和钙盐沉积)的改变.再加入p38和ERK1/2 MAPK通路抑制剂后分析不同时期成骨
目的 牙周病发病率很高,是成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实现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再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牙周组织的完全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发现又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种子细胞.UCMSCs具有组织来源丰富、细胞原始、增殖能力强和安全无病毒感染风险等优点,并且成功避开了胚胎干细胞来源缺乏、异体排斥、道德伦理等诸多限制,成为干细胞领域
目的 通过观察重组全长人釉基质蛋白(recombinant full-length human amelogenin,rhAm)诱导人h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变化,初步探索hBMSCs在rhAm作用下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BMSCs,取10μg/ml的25KDa全长rhAm作用于细胞实验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以及方法检测不同时
目的 本研究探讨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藻酸盐缓释载体复合物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42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切除兔桡骨中下段1.5cm的骨质,造成极限性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PRP/藻酸盐微珠、PRP/藻酸盐微囊和PRP凝胶等材料.另取4只实验兔,缺损处旷置作为对照组.术后8、12周取材行影像学观察及组织学切片,观察成骨效果.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15d-PGJ2(15-deoxy-△12,14-prostaglandin J2)对骨组织缺损修复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以为其应用于牙周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15 d-PGJ2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微粒(15d-PGJ2-NC),通过粒径分析,透射电镜观察,载药率,体外释放行为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