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政策愈发完善,科技投入逐年加大。但是,社会公众与科学界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质疑和疑问,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一大障碍。要澄清这一问题就要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为优化科技政策制定提供证据支撑,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合理方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实施20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研究其资助绩效和获资助科学家(以下简称:杰青科学家)成长成才情况对回应当前质疑具有启发意义。 本文致力于以杰青基金地球科学项目实施20年中对受资助科学家的影响为突破口,实现人才项目评价研究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耦合分析,为在较长时间序列上理解我国人才项目的资助绩效、我国科学家的行为模式以及最优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本文聚焦三个具体的研究问题:(1)杰青基金在每个实施年份中的资助效果如何?(2)杰青基金在每个实施年份中资助效果的异质性如何?(3)科学家成长为杰青科学家的关键成长路径是什么,针对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如何采取最优的培养模式使其成长为杰青科学家? 实证层面,为了分析杰青基金资助绩效因果机制,通过对每一年杰青科学家构建控制组克服选择性偏误。首先,本文构建了获得杰青地球科学项目1994-2013年共20年资助的科学家基本信息全样本数据库,并从科睿唯安引文数据库中搜索并建立了杰青科学家的科技论文及引文数据库。其次,本研究以每年获得资助的杰青科学家为试验组,对每个试验组确定杰青基金资助范围,并按照所构建数据库中科学家名单在资助范围之后的科学家构建控制组,共构建1994-2008年共15组试验组和控制组。再次,本研究通过15个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杰青基金资助与科研产出的因果关系,杰青基金资助异质性因果关系。最后,分析了科学家成为杰青科学家的关键成长路径和最优培养模式。 分析结果显示,杰青基金从1994-2008年实施的15年里,杰青基金实施的12年里能够提升受资助科学家的科研论文产出效率,实施的9年里能够提升受资助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分析证实杰青基金的资助绩效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存在于资助年龄不同分段、性别、一级学科、博士国际化程度、博士机构类型、依托单位类型及依托单位地域的科学家之间。本研究还分析了杰青科学家成长及成才情况,并为科学家成长提供了若干最优培养路径。 本研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我国杰青基金实施20年来的资助效果和异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环境-动机-行为”理论框架,为类似的人才项目评估提供了新视角,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量化决策参考。另外,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科学家成长和成才路径,为科学家培养提供了决策依据。最后,本研究所建立的数据库,未来可用于追踪杰青基金实施绩效或其他项目的评估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