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T扫描并测量腰骶段应用解剖的相关参数,为临床应用骨刀开窗减压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探讨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随机抽查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2种手术方式抽查两组个100例,去除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后A组包括99例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组包括97例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CT扫描所有患者腰骶段(L3-S1)椎体,扫描后的图像行三维重建,在骨窗窗位下使用浏览器中长度测量工具测量并记录对椎板上下缘厚度,黄韧带起点在椎板附着点处至椎板下缘距离,下关节突外缘至棘突根部距离,椎板下缘至椎间盘上缘距离;术中对神经根分叉处与上一椎间盘下缘的垂直距离进行测量;A组根据测量结果行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B组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JOA和VAS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CT测量, L3、L4及L5椎板上缘厚度分别为4.31mm、3.82mm及3.71mm;下缘厚度分别为6.27mm、5.97mm及5.62mm。从L3至L5椎板上缘及下缘厚度均逐渐减小(p<0.05),并且同一椎板下缘较上缘厚(p<0.001)。L3、L4、L5黄韧带附着点与椎板下缘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08mm、12.85mm及9.81mm;此距离从L3至L5逐渐减少(p<0.001)。L3至L5下关节突外缘与相应棘突根部的距离大不相同且逐渐增长(p<0.001)。椎板下缘至椎间盘上缘的距离从L3至L5逐渐减少,L3、L4、L5分别为12.13mm、9.89mm、﹣0.67mm(p<0.001)。L4至S1神经根起点及上一椎间盘下缘也逐渐增长(p<0.001)。A组男性53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3岁;汉族49例、维吾尔族40例、其他民族10例;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3.8。B组男性56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0岁;汉族44例、维吾尔族46例、其他民族7例;平均BMI24.7。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民族构成、体重指数、椎间盘突出发生部位、手术前发病时间、术前JOA评分、术前VAS评分,平均随访时间等基本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50±18min)明显短于B组患者(75±21min),有统计学差异(P=0.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A组75±30ml,B组95±40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77);住院时间A组11±1.8d,B组11±1.9d,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JOA及VAS评分均较术前评分显著改善(p<0.001):但两组之间对比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硬模撕裂,神经根损伤、椎间盘突出复发、节段性腰椎不稳等。A组出现2例硬模撕裂,1例复发患者,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节段性腰椎不稳。B组出现5例硬模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3例出现复发、2例出现节段性腰椎不稳。B族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族(p=0.02)。结论:在椎间盘开窗术前行CT测量相关参数,并制定个体化制定方案,有利于骨刀开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也能有效的降低因误用枪状咬骨钳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小,是一种更安全有效且较理想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