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反贫困事业成效显著,仅2013-2018年6年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6000多万,贫困发生率也由8.5%下降至1.7%。尽管脱贫成效显著,但我国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距离2020年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不到一年时间,剩余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在现行标准下脱真贫的目标实现依然艰难;另一方面随着认知诉求的不断提升,相对贫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其所能依靠的要素禀赋大体是农地禀赋与劳动力禀赋,贫困问题的出现或许是由于客体的差异即农地禀赋,亦或是由于主体的差异即劳动力禀赋所造成的。四川盆地作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由于该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农业优势地位明显,因此对四川盆地农户贫困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同时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立足农户家庭收支结构,也能较好的识别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本文基于问卷抽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对四川盆地样本区域的农户进行调研,在反思流行的贫困理论特别是贫困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家庭收支视角衡量农户贫困,并实证检验农地禀赋、劳动力禀赋对农户贫困的解释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对贫困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汇总,并整合了本文主要研究理论基础,包括区域贫困相关理论、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精准扶贫理论以及资源禀赋理论。(2)反思总结贫困的识别与测量,探析要素禀赋视角下农户贫困具体作用机制。发现从全年的人均收支余额来分析农户的减贫程度并识别绝对贫困,是一个更接近农户实际贫困状况的方法。(3)分析四川盆地地区发展概况以及相关优劣势因素,并对样本地区农户家庭收支结构以及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讨。(4)实证研究农地禀赋、劳动力禀赋与农户贫困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应解释机制。(5)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有利于农户减贫脱贫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盆地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较低,流转空间较大,且样本地区劳动力逐步趋于非农化。(2)以全年人均收支余额分析农户的减贫程度并识别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一个符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异质性农户消费需求差异的可选方法。(3)农地禀赋不显著影响农户贫困,当前通过农地流转改善农地经营条件来改善农户贫困还不是确定可行的办法,在现实中甚至存在农地经营越多的农户反而越贫困的可能和潜在风险。(4)劳动力非农就业在劳动力禀赋影响农户贫困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特别是在劳动力教育影响农户减贫及脱贫、劳动力健康影响农户减贫方面作用显著。(5)家庭抚养比和政府帮扶与农户贫困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改进贫困农户识别方法和相关技术指标,立足农户家庭收支结构实际。众所周知,精准扶贫主要针对贫困居民,即谁贫困就扶持谁。然而,当前各地对贫困农户的识别、建档立卡主要遵从“两不愁三保障”和国家贫困线收入标准,在技术层面上容易一刀切、忽视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农户支出水平差异。(2)基于区域发展现状,正确认识农业产业扶贫的现实价值。从扶贫工作实践来看,很多帮扶措施仍然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贫困的小农户很难依靠内卷化的传统农业改善生计,哪怕是通过农地流转来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本研究表明当前这种途径的作用还不明确。(3)全力推动非农就业的开展,消除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扩大非农就业机会对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户脱贫至关重要。(4)关注劳动力的教育与健康,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同等的非农就业机会面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力通过非农就业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脱贫致富的关键性因素。然而政府及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等相关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实现,需要政府从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战略高度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