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可吸收钉对骨折的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探究可吸收内固定物使用的术中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方法:本文共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关节周围骨折患者26例,均使用可吸收内固定物(可吸收钉、可吸收接骨板、可吸收固定棒)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每名患者术前术后的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9-56岁,平均38.35岁;股骨头骨折7例,内踝骨折5例(其中3例合并外踝骨折,1例合并后踝骨折),胫骨平台骨折2例,外踝骨折2例,距骨骨折4例,肩关节斯脱骨折2例,跖骨骨折2例,股骨髁撕脱骨折1例,髌骨骨折1例。26例患者有20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合损伤,及时积极处理合并损伤,于1~2周内行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内固定器材固定术,术中手术器械、材料配套,根据骨折部位、特点及分型选择与之适应的手术入路,术中充分暴露欲处理的骨折,尽量做到术野清晰且损伤相对较小,必要时可切开关节囊来更好的复位关节面,骨折复位良好后尽量修复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按照规范操作和符合AO骨折固定原理。手术操作技术规范。术后在医师指导下适当功能锻练,必要时辅以外固定辅助功能锻练。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质量数字成像(DR)或关节部位的三维CT及表面重建。术后1-2天内行DR复查,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片,4-24个月随访,通过查体、患者反馈资料、及术后定期复查的x线片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记录相应、相关处理方法、并发症及病情转归情况。所有患者均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O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分为4级,优: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生活完全自理;良:关节活动度为75%,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关节活动度为50%,中度疼痛,工作和生活收影响;差:关节活动度<5%,剧烈疼痛,明显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将所得术前术后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过程中:3例患者于手术过程中出现断钉;2例患者于手术过程中出现螺钉对骨折块把持欠佳,螺钉松动;2例患者于手术植钉过程中出现植入阻力过大剩余钉尾无法继续植入。术后:2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大部分患者能按时(术后第1、3、6、12个月)复查,并且电话随访;少部分未能做到,只给予电话随访。其中1例因个人因素未按术后要求,未按医师要求进行复诊和康复锻炼,电话随访无法完全获知其恢复情况,1例患者未按医师要求休养及功能锻练,提前负重下地行走,骨折愈合欠佳,关节功能尚可,建议减少负重,延长随访半年,骨折愈合;2例出现骨折愈合后皮下钉帽未完全吸收,但未引起疼痛及炎性反应,予以切开摘除。其余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创口、骨折愈合良好,对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均能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手术前其中2例为可,24例为差。手术后其中1例为可,1例为良,24例为优。优良率96.15%.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关节功能评价分级均有提高。结论:1、可吸收钉适用于关节周围骨折2、可吸收钉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优势:无需二次取出、避免应力遮挡、无影像干扰、生物相容性好,无金属组织残留体内3、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周围骨折术中规范操作及相关手术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