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绵延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便流传下了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近些年,各地对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渴求,对非遗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众多优秀的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的境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少数民族非遗)是我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尤为重要。鉴于少数民族非遗在现有非遗分类中分布极其不均(有些很少),有必要去粗取精,以增加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众多优秀的非遗项目中,如刺绣类、剪纸技艺、织锦类和制瓷技艺等渗透于历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生产生活之中,其中刺绣、织锦等归属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纺织类非遗)在我国四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中占比较大,且广泛分布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本文选定纺织类非遗进行重点研究。 首先,本文基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从理论层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保护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其次,基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统筹程度较高,保护现状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对我国非遗保护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再次,以纺织类非遗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构建一套少数民族非遗适应性测度体系,提出基于ANP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适应性测度模型,对保护的适应性程度进行科学评判。利用super decisions计算指标权重,划分评级标准,用于解释非遗项目适应性保护的不同现状。决策时只要评判出待评估的非遗项目保护的适应性水平低于可接受的范围,就可重新选择保护路径或调整保护机制,可以避免主观或定性判断的干扰。最后,基于前述适应性测评结果,从RMP理论这一全新角度提出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差异化路径,即保护适应性较弱的非遗项目采用活化路径(R→P→M)、过度开发的非遗项目采用再造路径(M→P→R),适应性均衡的非遗项目考虑惠益性扩散,从遗产关系的区域拟合、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等方面为政府、非遗企业及传承人提供真正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