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Ⅻ和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和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均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危害性极大。不仅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而且还遗传给后代。对该类疾病的基因诊断,不但有助于确定病因、开展针对性治疗和优生优育,同时有利于研究凝血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完善机体的止凝血理论。凝血因子Ⅻ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无临床出血表现,多在术前凝血筛查APTT 延长时发现,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发现的3 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进行了基因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3 个先证者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和抗原(FⅫ:Ag)均明显减低,基因诊断发现了F12 基因4 种基因突变,分别为:Gly97Ser、Gly341Val、Glu502Lys 和Tyr586Stop。该4 种突变均为国际首次报道。   本研究针对发现的基因突变和已经报道的Gly542Ser 突变,构建突变型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 细胞,研究发现Gly97Ser 和Gly341Val 突变蛋白能正常合成但突变蛋白滞留胞浆伴分泌障碍;Glu502Lys 突变蛋白合成减少,伴导致分泌障碍或者降解加速;Gly542Ser 突变主要影响FⅫ蛋白的凝血功能和伴有突变蛋白的提前降解。遗传性凝血因子Ⅶ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研究对3 例凝血因子Ⅶ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了临床诊断、家系调查、表型检测、基因诊断和体外表达研究。3 个先证者FⅦ活性和抗原均明显减低,基因诊断发现了F7 5 种基因突变,分别为:Arg353Pro、Gln353Pro、Lys316Stop、Gly360Asp 和Gly283Asp,其中除Arg353Pro 突变已经报道,其余4 种突变均为国际首次报道。针对发现的基因突变,选择Gly360Asp 和Gly283Asp 突变构建突变型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 细胞体外表达研究发现:Gly283Asp 和Gly360Asp 突变蛋白在细胞中能够经过正常路径合成,Gly283Asp 伴有分泌障碍,突变蛋白滞留胞浆引起FⅦ缺陷症;Gly360Asp 突变主要影响FⅦ蛋白的凝血功能和伴有突变蛋白的分泌障碍。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性的解题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阶段,应着重教导小学生构建学习思维框架,小学生具有理解力较差的特性,教学中难以深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
一、前言我国选矿自动化是五十年代后期,从科研单位开始研究的,当时主要的技术人才出自强电方面的专业人员,他们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应用。由于选矿过程工艺比较复杂,矿
‘燕兴’是从燕山实生板栗中选出的抗寒板栗新品种,优质,丰产,早实,耐旱,耐瘠薄,抗寒性强。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单果质量8.20g,可溶性糖22.23%,淀粉52.90%;果肉细腻,糯性强,宜
目的:探讨维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a)[L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在维汉中有无差异。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348例,
军事电视记者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10年时间,军事电视新闻报道总量不及过去的三分之一、日发稿量仅1.24条、除“新闻联播”外,发稿量十分有限。和平时期军事电视新闻的
目的:探讨分离自艾滋病人的白念珠菌唑类耐药株中Erg11基因的突变及其与唑类耐药的关系。方法:将分离自艾滋患者的100株真菌标本,行科玛嘉显色培养鉴定为白念珠菌85株,根据CLSIM2
蜀恢362 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优质恢复系辐36-2 作母本,优良恢复系明恢63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好、米质优,与不育系D汕A 配组育成的
现将红×红、红×乌、乌×红杂交天麻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砍菌棒 除松、杉、柏、樟类等树种外,其它杂树都可用来培育菌棒。砍树适期为秋后落叶至来年树木发芽前。树棒直
导出了计算作用在高梯度磁选机定向介质空间中磁力的一个新公式。考虑了介质的几何形状和介质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棒形介质单体周围的与磁场强度有关的顺磁性流体上升高度
在浮选厂,矿浆pH值的控制是很重要的。欲控制PH值,首先要比较正确地连续地检测PH的数值。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碰到了一些困难。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提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