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和农业结构合理升级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鉴于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瓶颈(产量低、人力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大棚和家庭的智能化种植成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充分结合物联网和互联网,利用当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建设智能种植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此系统在农业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使用成本低、方便操作,合理完善农业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种植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系统通过传感设备采集土壤和空气温湿度、光照和CI2含量等植物生长要素;然后,系统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单元(树莓派)并进行存储处理;接着,结合相应软件,通过将树莓派在WIFI下接入Internet实现数据与数据库的存储链接;最后,应用户需求,在Internet环境下通过登录服务器可实现对数据的实时远程监测和历史数据记录的查看。这方便农作物管理者及时掌握科学精准数据以采取正确的调控措施。本课题是针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大棚种植企业或家庭种植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进行,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种植监测系统。本文详细分析了各功能模块的工作过程并实现信息采集,清晰展示了相应的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流程,得出了与数据库存储链接的存储数据。现将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归纳如下:(1)论文首先就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关键技术及传感器选型。在系统的方案设计中,从系统的总体需求出发建设系统框架和各功能模块。在关键技术介绍部分,主要阐述了物联网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2)对系统各功能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共构建五个功能模块: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I2浓度和植物生长视频。通过控制装置树莓派在python软件平台上开发并驱动各相应传感器采集信息,然后通过WIFI接入Internet实现对采集数据的传输和数据库存储备份。图像采集模块,通过系统数字摄像头对植物生长图像全程采集,并通过树莓派压缩处理得到HDMI视频。(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种植监测系统的功能实现。首先就各模块以图表的形式详述了其硬件搭建和业务流程。然后分析给出了系统数据监测和存储链接过程。最后,对系统在农业生产种植中的应用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