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野出发,对孙致礼先生的翻译辩证论进行全面探讨,重点在于对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和克己与创造三大矛盾分析;并将结果与《傲慢与偏见》的译本分析相结合,目的在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其翻译辩证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可行性。选取的两个译本,分别是王科一和孙致礼自己的作品。
得出结论是:1)孙致礼的翻译辩证观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与接受美学理论相符;2)孙致礼在文学翻译中的三个主要矛盾的处理符合接受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要求;3)通过对原文与译本的对比分析,对译文的评价、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读者的接受;4)在前面的分析中,随着阅读与评价活动的进行,读者的主体性是不言自明的,孙致礼的翻译辩证观有助于作为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避免过分张扬其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