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中新统丘形反射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fly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和神狐隆起中新统发现大型生物礁油气藏以来,人们就对珠江口盆地进行了大量的生物礁储层识别研究。丘形反射是生物礁的主要识别特征之一,盆地内丘形反射发育区域往往作为生物礁识别的重点区域。荔湾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南部,下中新统珠江组发育了一套明显的丘形反射体,对于这套丘形反射体的成因及与生物礁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着重研究了这套丘形反射体的几何学特征、地球物理参数特征和发育的古构造、古地理背景,试图揭示这套丘形反射体的成因及与生物礁的关系,从而推动珠江口盆地生物礁的识别勘探和海相沉积特征的研究。论文在前人对珠江口盆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勘探资料,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正演模型分析、地震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对荔湾凹陷内丘形反射体进行了详细刻画和形成背景分析,并与常见丘形体的识别特征进行了差异对比,对海底海流的类型、形成机制和形成的沉积物形态进行了调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荔湾凹陷内丘形反射体发育的时期为早中新世,地质年代大致对应于23.8Ma-21Ma,地震反射层为T6和Tmt之间。丘形反射体厚度介于60-140m,宽度介于500-2000m,平面上密度1-3个/2km2,面积约2400km2。单个丘形呈不规则椭圆和卵圆状,总体呈片状分布,局部有串珠状分布特征,近北东-南西向排列,具有向西北方向厚度剧变和东南方向厚度渐变的特征。剖面上具有向北西高构造部位迁移的特征,并且由南东向北西呈现小透镜-大透镜-箱状的形态变化特征。(2)丘形反射体具有顶部强振幅,内部弱振幅-空白振幅,底部弱振幅的反射特征,丘顶有披覆现象,丘底为平行反射。地震反演得出丘形反射体最大波阻抗为6.7e+06kg/m3*m/s,远小于生物礁灰岩的波阻抗;与钻井同时期泥岩/灰岩、泥岩/砂岩、泥岩/含气砂岩等界面振幅值相比,振幅值明显偏低,正演模型分析表明丘形反射体形态特征与下伏地层被上覆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地层不均衡下切充填特征相类似。(3)古构造、古地理和沉积相分析表明,丘形反射体发育在洼陷-斜坡区,其形成时的沉积背景为深水陆棚-半深海环境。(4)研究区内丘形反射体底部无明显火山和底辟刺穿通道,排除火山丘和底辟成因;与生物礁的形成背景和地球物理参数特征也有明显差异,与灰泥丘的高速特征也不相符。(5)丘形反射体及上覆地层与等深流成因和内波成因的沉积物波在形态和触发机制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有可能是等深流和内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波。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对肉羊血清脂蛋白和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只体重相近的1岁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无亚麻籽),
河流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起着不或缺的作用,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城市人亲水、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然而渭河部分流域防洪问题频发、河道产生淤积,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生
<正>目前,海上油田和沙漠油田为简化地面工程设施,采用长距离气液混输管道输送,特别是个别海上油田投用一些长距离混输油气到陆岸上处理。长距离混输的关键是混输增压设备,虽
模块化教学就是以模块为核心,围绕模块来组织安排生产实习中的技能训练和工种工艺理论学习,并且从技能培训的实习需要出发,以够用为原则,重新构筑新的实训课程体系。
酸化技术是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注酸时的水力作用来提高地层渗透性能的工艺措施。针对长期注水污染井、重复酸化无效井等酸化作业新问题,基于油井增产的目的,本文首
文章由常规的涵义及其特征切入,从人的成长角度审视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即程序、制度和行为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接着联系现代突出人本、终身的教育理念并从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
反诉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诉的合并,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务上,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反诉制度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律,就能够有利于实现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法院的司法资源,并且有
从阴阳鱼到北冥鱼,中国的鱼文化反映了中华五千年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我们的语言中鱼象征着福泽延绵,后世的人更是注重“鱼”——“余”的谐音,将鱼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以“
汞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其有机化合物具极强的神经毒性,经生物富集和食物链放大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村发生严重的甲基汞中毒事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