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人地关系极度紧张的发展中国家。十六大召开后城镇化迅速发展,社科院发布2013《城市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8%,届时将有大量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巨大的人口压力以及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交织在一起,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在我国广人农村地区,存在明显的居民点分布散乱、宅基地空置等土地浪费现象,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出现大量缺口,而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在日趋明显的人地矛盾、城乡用地矛盾背景下,便诞生了以保持全国范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农民是参与“挂钩”最重要的主体,然而,在不少地区的挂钩试点中出现了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的现象,暴露了“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要想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顺利推进,必须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尤其是在宅基地置换环节“挂钩”要顺民心、得民意,尊重农民意愿。只有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宅基地置换带来的好处,这项政策的初衷才得以真正实现。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首先探讨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内涵、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节约集约利用理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等基础理论。接着对样本区(简阳市高明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高明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现状;再利用问卷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对简阳市高明乡农民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宅基地情况、承包田情况、置换意愿、安置意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文章实证部分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意愿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受访的185位农民中,有72%农民愿意参与置换,28%农民不愿意参与或视情况而定,从整体看,简阳市高明乡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的积极性比较高。 (2)农户搬迁最大的顾虑为原有房屋的补偿标准以及搬迁后生产生活是否方便。政府提供合理的拆旧建新资金、社会保障和就业引导是农户最期望的安置途径。新建房屋风格以维持原有居住习惯的单户平房为主,新建房屋地址更多的农户希望在距离承包田近、方便生产生活的的地方。 (3)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的意愿受到自身及家庭基本情况、房屋建造情况、承包田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不同。其中动力因素有农户性别、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购买口粮比、建房计划、土地经营方式;阻力因素有原有房屋建设投入成本、宅基地面积和政府困难补助。 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提高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宅基地置换流程、切实提高农民话语权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参与宅基地置换有序进行提供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