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血压水平、风险因素及血浆中AGT基因mRNA含量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以期从表观遗传学水平阐述AGT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设计调查表,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病程等,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构成比及其年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分布规律。(2)血液采集,由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的生化检测,并在各组间进行比较。(3)提取所采血液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半定量研究对象AGT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较各组情况。(4)提取所采血液的DNA,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AGT基因启动子区部分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比较各组甲基化情况。结果:(1)1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火亢盛证53例,占32.72%;痰湿壅盛证42例,占25.92%;阴虚阳亢证41例,占25.31%;阴阳两虚证26例,占16.05%。(2)患病平均年龄: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及阴阳两虚证组分别为50.74±9.93岁、65.48±8.21岁、57.66±9.73岁及72.45±5.43岁,其患病年龄从高至低为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程:肝火亢盛证组病程以≤5年为主,阴虚阳亢证组病程以>5年为主,痰湿壅盛证组病程以5年至10年为主,阴阳两虚证组病程以>10年为主。(4)血压:阴阳两虚证仅收缩压高于正常,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痰湿壅盛证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升高,以肝火亢盛证血压升高明显,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身体质量指数: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及阴阳两虚证身体质量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痰湿壅盛证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脂:高血压各证型组血脂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痰湿壅盛证TG、TC、LDL-C水平高于其他组,HDL-C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各证型组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痰湿壅盛证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AGT基因mRNA表达情况: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AG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5个被检CpG位点中,有两个CpG位点甲基化指数存在差异,正常对照组>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在正常对照组中呈高甲基化状态,而肝火亢盛证呈低甲基化状态。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以实证居多,构成比呈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排列。(2)年龄偏低、新发患者以肝火亢盛证为主要证型,年龄大、病史长以阴阳两虚证为主要证型。(3)阴阳两虚证以单纯性收缩压升高为主要表现,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及痰湿壅盛证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以肝火亢盛证血压升高最为突出。(4)痰湿壅盛证是肥胖、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高血压并发症风险因素主要证型。(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GT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人群,且呈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排列。(6)AGT基因甲基化修饰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有关,并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