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鳞翅目寄蛾科昆虫由于在幼虫期营寄生生活而难以发现。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寄蛾科昆虫的研究极为零星,相关种类的分类地位一直难以明晰。本研究以寄生于中国不同地区蝉科昆虫的寄蛾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物学、形态学、超微结构研究,并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对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中国不同地区蝉科昆虫的寄蛾均为名和蝉寄蛾Epipomponia nawai(Dyar),其他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学和行为学研究表明,寄生于斑透翅蝉和松寒蝉体表的寄蛾在陕西省眉县汤峪、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卵于7月中旬孵化,卵期约320天,幼虫期约25天;蛹期约15天后羽化为成虫;交配及未交配雌蛾均可产卵,每头雌蛾产卵约200粒,表明该蝉寄蛾在孤雌生殖同时也可能进行两性生殖。2.形态学研究表明,卵为卧式,黑色,长0.54±0.04 mm,宽0.37±0.05 mm(N=20)。低龄幼虫蛆状,末龄幼虫毛虫状,体表分泌一层白色蜡粉,长7.2±1.2 mm(N=32);蛹椭圆形,头部和腹部黄色,胸部棕色,触角上的栉齿和前翅脉纹清晰可见,雄蛹长7.1±0.2mm,雌蛹长7.6±0.5 mm(N=22);成虫通体黑色,雄蛾体长5.2±1.3 mm,前翅长6.5±1.1mm(N=7);雌蛾体长6.5±0.6 mm,前翅长8.8±0.6 mm(N=7)。3.超微形态学研究表明共有7种感器分布在名和蝉寄蛾触角上,分别为B?hm鬃毛感器(BB)、鳞形感器(SSq)、毛形感器(STr)、刺形感器(SCh)、锥形感器(SBa)、腔锥形感器(SCo)和耳形感器(SAu),其触角具有明显性二型现象。幼虫有发达的吐丝器和足,胸足端部呈钩状,腹足A3–A6趾钩单序环状,臀足A10单序缺环状。卵孔凹陷,卵孔周围具辐射状的纹饰,以及16–20个环式排列气孔。4.以Fulgoraecia exigua(Henry)为外群,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东亚地区10个不同生境蝉寄蛾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蝉科种类昆虫体表寄生的寄蛾和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寄蛾均为名和蝉寄蛾Epipomponia nawai(Dyar),而鸣鸣蝉寄蛾Epipomponia oncotympana Yang,1977被确认为E.nawai的新异名。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E.nawai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119–0.127,E.nawai和外群F.exigua的遗传距离为0.119–0.127;E.nawai种群间已经产生明显分化。分歧时间的估算表明E.nawai种群间的分歧都在晚更新世,各种群的谱系关系表明其演化与中国东部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的地质演化历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