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从体内到体表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布满了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这些伴随人类一生的微生物是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个瞬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因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基本上是无菌环境中生长的,直至出生各种有益微生物才逐步定植在新生儿的各个部位,并担当着维持人体微生物生态平衡、保卫人类免受致病菌侵犯的神圣使命,因此要研究新生儿呼吸道微生态学,探讨新生儿咽部微生物建群、演替直至生态平衡的过程,确定健康新生儿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以及新生儿咽部的优势菌种。在有益菌与致病菌之间的斗争过程中,有益菌的最初建群、演替直至最终达到生态平衡,其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因此研究呼吸系统正常微生物的早期定植,了解其建群和种群演替过程对于我们认知维持呼吸系统的生态平衡的必备条件,防止人类因微生物平衡失调引起的咽炎、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龋齿、口腔黏膜病、牙周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咽炎尤其是慢性咽炎的患者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20%甚至更高,尤其是用嗓较多、使得咽腔与空气暴露时间相对长、常的职业发病率更高。微生态平衡是机体保持微环境的稳定、保护机体抵抗致病菌侵袭的重要因素,这种平衡会随着人体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失衡,进而引起感染,导致疾病。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起始端,有着特殊的生境环境,其微生态平衡的变化是机体呼吸系统健康的关键;了解和掌握咽部正常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现状及咽炎患者咽部微生物菌群生态失平衡状况,探讨各种模拟的生态因子对咽部微生物植被的影响,制备咽炎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和治疗咽炎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已成为我们研究咽炎的必需,因此本课题选择了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及可能的病因,模拟其致病因子,采用了氨水咽部喷雾、咽粘膜下注射松节油的方法制备咽炎的动物模型,在前人使用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更科学、更完善地制备了咽炎的动物模型,并从各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实验动物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最后宰杀并检测其炎症相关因子。多种炎症因子与慢性咽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未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咽炎的相关报告。我们在兔咽炎模型中,观察咽部组织细胞的MMP-2、IL6、CRP表达的变化,借以说明咽炎的炎症反应与相关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
扁桃体位于咽腔,为咽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中的最大器官,很多情况下为机体同外界刺激相接触的第一站,因而扁桃体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时造成咽部继发感染已是咽炎发病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对扁桃体的研究就成为我们的必须。在扁桃体的发病过程中感染因素的作用已成共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在其发病的病理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课题中给与关注。
咽腔的解剖不是个完整的器官,它是开放的,上与鼻腔相通,下达气管和肺,其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鼻腔的干扰,鼻腔的分泌物直接刺激着咽粘膜,也是造成咽部微生物的失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鼻部的研究也在本课题之列:以卵清蛋白为变应原激发大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表达的意义。模型组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高于空白组。IL-5及Eotaxin在两组鼻粘膜中均有表达,提示变应性鼻炎中EOS的聚集与IL-5及EOTAXIN的高表达有关。
本课题试图通过咽部菌群失调的研究,研制缺失或弱势菌的生态制剂,以适当的形式补充到患处,使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得以纠正,重建咽部的生态平衡,以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咽炎的目的;由于使用的是正常人咽部就有的微生物而非抗生素,避免了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副作用,又节约了资金,缩短了疗程,避免了疾病的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肠道微生物制剂成功应用于临床之后对于我们研制咽炎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有着很大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如果生物制剂能顺利制出,也会给咽炎的治疗打开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