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产生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批资产阶级改良士子,他们呼吁学习西方的“西政”与“西艺”。甲午战败后,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在京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辐射到全国各地,是为中国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次大规模改良运动。同时,地处相对闭塞内陆的陕西先进人士们,也紧密跟随时代潮流,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提出了各方面的维新改良主张,并在教育领域做出了一番比康梁维新派更突出的业绩。这是因为关中优越的地理、经济和人口条件,以及关中书院在明清的发展,特别是重躬行实践的关学精神长期浸染,所以涌现出这批陕西维新人物,他们不是各自为战,而是有机地整合形成一股力量,共同推进着陕西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研究则力图还原这些陕西历史上曾经鲜活的人物思想及其伟大事迹,对他们的不朽精神与贡献予以发掘和发扬,为推动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分析、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主要是对陕西维新人物群体进行分析,并按照参与程度以及实践领域的不同划分为:直接参与教育改良的陕籍人士、积极支持维新教育事业的陕籍进步人士、直接参与及支持维新教育的官员三大类。在流向上,这一群体逐步形成了实践派、革命派、政治改良派三类人物,简要叙述各类人物的主要教育事迹,并附人物关系及事迹简图。通过对不同类群体人物的总结,发现其具有关中书院模式下的群体集中性以及群体实践和发展的多向性两大特点。第三章叙述陕西维新人物群体形成的历史因素。在理学思想尤其是关中地区所流传的关学思想的影响下,由于陕西近代重实学新书院的产生,特别是在刘古愚主持下,以新式书院为平台形成了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第四章考察并详述了陕西维新人物的主要思想与实践。首先是立足于新式书院的实践,历经了从味经书院求友斋到时务斋,再到崇实书院及其励学斋,最后是游艺学塾及陕西中学堂、武备学堂的建立这样一条新式书院发展成熟的改革历程,实践中实学课程体系、章程、学规不断完善,办学讲求躬亲实践。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建立,促进了陕西教育的近代化,并培养了许多各行各业的突出人材。其次是立足于民众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创办《广通报》、办乡学、构想幼学堂、办女子教育等方面,表现出了比康梁维新派更为注重乡野的、自下而上办教育的特点。最后是走向全国的维新人物事迹。陕西泾阳、三原等地为陕西传统棉花产地,需要纺织机器的引入,维新人物着力发展近代机器工业,以期以工带学。在派员联络机器设备的同时也联通了陕西和全国的维新事业。他们还开办了关西学会等学会组织,在更多的学子中传播新学知识,在力图维护新教育的过程中与守旧派官员进行了不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