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定量PCR检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 a融合基因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已经成为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微小残留病(MRD)的重要工具。但在儿童中的研究很少。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儿童APL中RQ—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的情况及初步了解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并与常规定性PCR(RT—PCR)相比较。探讨RQ—PCR监测的必要性。   方法:对49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或外周血应用RT—PCR和/或RQ—PCR的方法检测PML/RARα(或RARα/PML)。RQ—PCR反应采用TaqMan探针,在ABT7500扩增仪上进行,选用ABL作为内参。统计49例患儿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复发的记录。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RQ—PCR的结果和复发风险之间的的相关性。   结果:本组儿童APL的中位年龄9(1.5~16)岁,男性38例,女性11例。WBC>10×109/L者占32.7%。98.0%(48/49)获得完全缓解。1例(1/49)发生早期死亡,死于颅内出血。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EFS)率、无病生存(DFS)率、总生存(OS)率分别为72.0%、73.5%和98.0%。47例(95.9%)患者PML/RARα阳性。其中34例(72.3%)患者为长型(L-form)PML/RARα阳性、3例(6.4%)患者为变异型(V—form)PML/RARα阳性、10例(21.2%)患者为短型(S—form)PML/RARα阳性。初诊时PML/RAR a融合基因转录本的值(PML/RAR a NCN)变异较大。2010年前的25例患儿根据应用诱导治疗方案的不同,这些患者被分为2组(组1和组2)。20例患者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组1),5例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组2)。组1患儿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64.8%,组2患儿的5年无病率为100%,两者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0),但组2的DFS较组1DFS增高超过30%,提示ATO对于减少复发有一定的作用。在274例次样本中,RQ—PCR没有假阴性,RT—PCR有假阴性(0.8%)。诱导缓解治疗后,PML/RARα转录本(PML/RARα NCN)为0的患儿(13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100%,而PML/RARα转录本(PML/PARα NCN)没有降为0的患儿(25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40.3±18.3%(P=0.06)。两组无病生存率相差超过50%。PML/RARα转录本(PML/RARα NCN)没有降为0的患儿中,诱导治疗曾应用三氧化二砷的,复发率明显降低(P=0.007)。由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的病例数较少,未发现PML/RARα NCN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结论:RQ—PCR与RT-PCR相结合,更有助于临床预后的评估。对于诱导治疗PML/RARα NCN为0的患儿,融合基因的检测可以适当放宽。诱导治疗时,加用三氧化二砷可以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关键蛋白质膜联蛋白A7(Annexin A7)、α-烯醇化酶(α-enolase)在高癌家系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证实其为本课题前期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